[实用新型]一种油墨抽送机组合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61997.6 | 申请日: | 2014-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1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胡自力;许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钟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C11/00 | 分类号: | F04C11/00 |
| 代理公司: | 荆门市首创专利事务所 42107 | 代理人: | 董联生 |
| 地址: | 4318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墨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泵领域,具体是一种油墨抽送机组合泵。
背景技术
目前的油墨泵在抽送稠性油墨的过程中,由于普通泵的进油口小,加之油墨的稠度大,流动性差,普通的油墨抽送泵在抽送过程中由于油墨的流动量跟不上主泵进口的需求量,油墨与主泵进口之间形成空洞,主泵不能顺利的吸进油墨,所以抽送油墨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的油墨泵在抽送稠性油墨的过程中,由于普通泵的进油口小,加之油墨的稠度大,流动性差,普通的油墨抽送泵在抽送过程中很吃力,速度低之不足,提供了一种油墨抽送机组合泵。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墨抽送机组合泵,包括主泵体、电机、辅泵体、底板和护罩,主泵体和辅泵体安装在底板上,护罩安装在底板上,位于主泵体和辅泵体外,主泵体的转轴通过一组齿轮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主泵体的进油口与辅泵体的出油口相连,辅泵体的转轴通过一组齿轮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传动相连,两组叶轮(辅泵转子)安装在辅泵体内,两组叶轮通过一对同步齿轮与辅泵体的转轴传动相连,辅泵体的底部为敞口,为所述油墨抽送机组合泵的进油口,转子同步反向转动将油墨挤送到主泵进口,消除了进口处的空洞现象;主泵体为内啮合齿轮泵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型利用大面积进油口和辅泵转子的挤压功能及高速搅拌,充分发挥了油墨的触变性,降低了油墨的稠度,增强了油墨的流动性,消除了空洞,提升了抽送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泵体和辅泵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主泵体1、电机2、辅泵体3、底板4和护罩5,主泵体1和辅泵体3安装在底板4上,护罩5安装在底板4上,位于主泵体1和辅泵体3外,主泵体1的转轴6通过一组齿轮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7传动相连,主泵体1的进油口8与辅泵体3的出油口9相连,辅泵体3的转轴10通过一组齿轮与电机的动力输出轴7传动相连,两组叶轮(辅泵转子)11安装在辅泵体3内,两组叶轮11通过一对同步齿轮与辅泵体3的转轴10传动相连,辅泵体3的底部为敞口,为所述油墨抽送机组合泵的进油口12,主泵体1为内啮合齿轮泵结构。
工作方式:将本实用新型的进油口12始终放置在油墨中,使油墨与两组叶轮11接触,电机2通电工作,电机2的动力输出轴7通过齿轮带动主泵体1的转轴6和辅泵体3的转轴10旋转,由于辅泵体3的底部为整个敞开的进油口,面积比普通泵的进油口要大,保证了油墨的充足供给,同时辅泵体3的转轴10带动两组叶轮11相对旋转,对油墨进行高速搅拌,油墨被搅拌后充分发挥了触变性,降低了稠度,增强了流动性,由于辅泵体3的出油口9和主泵体1的进油口8相连,油墨经两组叶轮11抽送,从辅泵体3内流到主泵体1内,最后被主泵体1的内啮合齿轮抽送出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钟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钟洋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1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凝剂进料防扬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卧式液压打包机电控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