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网编织屏蔽型铠装感测光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55692.4 | 申请日: | 2014-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4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 发明(设计)人: | 孙义兴;王耀明;彭志勇;刘东;李涛;陈治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11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织 屏蔽 型铠装感 测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特别是一种铜网编织屏蔽型铠装感测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送量成爆炸式地增长,作为大容量、长距离传输的有效手段,光纤光缆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光缆的应用也逐渐有长途干线向城域网、接入网方向发展。行业的发展推动着技术的进步,新的光缆结构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不断得到应用。
传统的光缆有两种结构:1.中心加强件采用钢丝,在缆芯外包裹钢(铝)-PE防护套;2.中心加强件采用玻璃纤维,在缆芯外包裹PE护套。采用第一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因磷化钢丝或钢铝带的氧化而使光纤遭受氢损,从而造成光缆的传输损耗大幅增加,在强电磁场的环境下影响使用。采用第二种结构存在以下缺点:抗拉强度不够,抗冲击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铜网编织屏蔽型铠装感测光缆,该光缆外加一层铜镀镍编织网,使得该光缆在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电磁波、电磁场对铠装光缆内部的冲击,减少对光纤传输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铜网编织屏蔽型铠装感测光缆,它包括铜网或不锈钢丝编织的编织网、铁氟龙构成的外护套、金属编织网、芳纶加强件、金属软管和紧包光纤,紧包光纤设置在金属软管的内侧,编织网设置在金属软管的外侧,从金属软管到编织网之间还依次设置有芳纶加强件、金属编织网和外护套。
所述的金属软管为不锈钢螺旋缠绕构成,其外径为1.70±0.10mm,单边厚度为0.23~0.27mm。
所述的金属编织网采用不锈钢编织,其外径为2.10±0.10mm,单边厚度为0.05~0.09mm。
所述的铁氟龙外护套的外径为2.85±0.10mm,单边厚度为0.33~0.37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是在螺旋钢管铠装型光缆的基础上在护套外加一层导静电作用的铜镀镍编织网,使光缆在传输的过程中可以减少电磁波、电磁场对铠装光缆内部的冲击,减少对光纤传输的影响,并且改用耐化学腐蚀塑胶做护套,使光缆可以在强化学环境中长期使用,是石化领域传感专用的光缆。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编织网,2-外护套,3-金属编织网,4-芳纶加强层,5-金属软管,6-紧包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铜网编织屏蔽型铠装感测光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铜网或不锈钢丝编织的编织网1、铁氟龙构成的外护套2、金属编织网3、芳纶加强件4、金属软管5和紧包光纤6,紧包光纤6设置在金属软管5的内侧,编织网1设置在金属软管5的外侧,从金属软管5到编织网1之间还依次设置有芳纶加强件4、金属编织网3和外护套2。
所述的金属软管5为不锈钢螺旋缠绕构成,其外径为1.70±0.10mm,单边厚度为0.23~0.27mm。
所述的金属编织网3采用不锈钢编织,其外径为2.10±0.10mm,单边厚度为0.05~0.09mm。
所述的外护套2的外径为2.85±0.10mm,单边厚度为0.33~0.37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温度范围为-50℃~+150℃,它主要是在螺旋钢管铠装型光缆的基础上在护套外加一层导静电作用的铜镀镍编织网,并且改用耐化学腐蚀塑胶做护套,使光缆可以在强化学环境中长期使用,是石化领域传感专用的光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亨通光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56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的纸张灰尘清扫机
- 下一篇:胶印机用可拆卸墨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