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装饰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6215.1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7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孙正军;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嘉陵川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28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饰配件技术,是一种汽车装饰条,更具体的说,是用于汽车车窗处的汽车装饰条。
背景技术
装饰条是指具有装饰效果的装饰配件。汽车上的装饰条一般设置于车身侧面,通过发出各种颜色的光照以增强车身的美感,其与车身弧度吻合度要求高,尤其是与车窗拐角处的吻合度要求更高。
现有汽车亮条本体材料是采用不锈钢或铝合金,然后采用滚压成型的方式制成,这种不锈钢或铝合金存在以下问题,其一,不能实现亮条本体中间的宽度大于左右两侧的宽度,其二,不锈钢或铝合金表面的光滑度差,其三,不锈钢或铝合金的亮条本体被撞击后报废率高,其四,不能解决车窗弧形拐角处的汽车装饰条粘贴不牢的问题。
专利文献CN 102582531 A(申请日:2012.02.29)该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汽车顶盖装饰条,分为顶盖段和前挡风玻璃段,包括骨架和覆盖面,在前挡风玻璃段的骨架边缘设置有搭接唇边,所述搭接唇边在与骨架边缘连接的一边开设有卡槽,骨架边缘位于该卡槽内与搭接唇边卡接。
它采用汽车顶盖装饰条前挡风玻璃段的一边通过卡接在前挡风玻璃段骨架上的搭接唇边与汽车前挡风玻璃搭接,汽车顶盖装饰条前挡风玻璃段的另外部分安装上卡子,通过卡子与侧围钣金固定连接,降低汽车顶盖装饰条搭接唇边对汽车前挡风玻璃进行完好搭接的难度。其不足之处是,没有解决车窗弧形拐角处的汽车装饰条粘贴不牢的问题。
专利文献CN 202389306 U(申请日:2012.01.02)该技术方案公开了汽车亮条,包括本体,本体主要由左侧的基部和右侧的弯曲部一体组成,弯曲部相对基部倾向弯曲,弯曲部的横截面宽度大于基部的横截面宽度,且横截面宽度由基部和弯曲部的连接处向弯曲部逐渐变大。
它采用一体成型,制造出来的亮条表面光滑,不容易出现龟裂。其不足之处是,由于设置基部和弯曲部的作用为了解决表面粗糙,没有解决车窗弧形拐角处的汽车装饰条粘贴不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与车窗弧形拐角处紧密粘贴的汽车装饰条。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汽车装饰条,包括亮条本体和骨架,所述亮条本体包括左侧等截面部、中间变截面部和右侧等截面部,所述中间变截面部沿中心线处的宽度大于左右两侧的宽度,所述亮条本体的上、下侧边设有卡接边,所述亮条本体和卡接边是一体注塑成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包括左侧等截面部、中间变截面部和右侧等截面部的亮条本体,采用塑料件注塑成型后电镀工艺,实现汽车亮条变截面。
中间变截面部沿中心线处的宽度大于左右两侧的宽度,提高变截面效果;亮条本体的上侧边和下侧边经向内侧翻折后形成上卡接边和下卡接边,卡接边用来提高整体的牢固性,同时,起到固定的作用。采用变截面与车窗弧形拐角处配合,实现紧密粘贴的效果,防止落叶、灰尘等掉入缝隙里。
进一步限定,所述中间变截面部上部分的弯曲度大于下部分的弯曲度。
上下设置不同的弯曲度使得亮条本体和骨架容易拆卸和安装。
进一步限定,所述骨架设有与所述卡接边匹配的卡接凹槽。
骨架采用PVC骨架,骨架上设置有与卡接边匹配的上卡接凹槽和下卡接凹槽。亮条本体通过卡接边与骨架卡接凹槽卡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它实现装饰效果更好,更具特点,并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亮条亮度高、重量轻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装饰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亮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亮条本体1,骨架2,上卡接边3,下卡接边4,上卡接凹槽5,下卡接凹槽6,左侧等截面部11,中间变截面部12,右侧等截面部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汽车装饰条,包括亮条本体1和骨架2,亮条本体1包括左侧等截面部11、中间变截面部12和右侧等截面部13,中间变截面部12沿中心线处的宽度大于左右两侧的宽度,需要指出的是,中间变截面部12的宽度同时也大于左侧等截面部11和右侧等截面部13,亮条本体1的上、下侧边经向内侧翻折后形成上卡接边3和下卡接边4,亮条本体1与上卡接边3和下卡接边4是一体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嘉陵川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嘉陵川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62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