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开式活鱼储运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45071.8 | 申请日: | 2014-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85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邵伟;罗少华;孔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彭永念 |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开式活鱼 储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类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开式活鱼储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鱼类运输中一般采用封闭式充氧技术,即将鱼、水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内进行运输。所用的容器包括塑料袋、橡胶袋、塑料桶、金属桶等,充氧后鱼类运储时间一般为24-30小时。但这些传统储运器具要么就是柔软不易堆叠运输、要么就是容易破损,造成活鱼在储运过程中死亡。中国专利CN201320173968.5公开了一种活鱼筒,其筒体由旋盖密封,且必须旋紧才能密封,其缺点是在使用时常常存在旋盖难以开启的情况,尤其是手或旋盖湿滑时非常难以开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开式活鱼储运装置,机械强度高、保温性能好、使用方便、易于储运,保活时间长,可反复使用的快开式活鱼储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开式活鱼储运装置,包括筒体及筒盖,筒体由内胆和外壁构成,内胆和外壁之间围成真空腔室,筒体的开口处为方形开口,且在开口处设有卡槽;筒盖为方形,与筒体的开口相配合,筒盖为双层结构,包括盖顶和盖底,盖顶和盖底之间还设有保温层,盖底的边缘设有盖槽,盖槽内放置有密封圈;筒盖内设有连通筒体内和外界的充气芯,筒盖的四侧设有卡扣。
所述筒体为不锈钢筒体。
所述密封圈为硅胶密封圈。
所述筒盖为塑料筒盖。
所述保温层采用聚丙烯泡沫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可以在筒体内加入4-10℃的冷水或冰水混合物,保温效果好;同时将活鱼装入筒中,盖上筒盖,将卡扣扣在筒体的卡槽上固定,通过充气芯向筒内充入氧气,提供一定的供氧量;保证活鱼在较长时间的储运过程中能够存活。因该装置可广泛地应用于鲜活水产品的生产、储运领域。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由于筒体采用钢体结构,使得该装置更耐用;2)由于筒体开口与筒盖均为方形,且它们之间通过卡扣、卡槽相连接,使得在湿滑的状态下相比圆形更易开启;3)由于筒体及筒盖均采用保温设计,使得保温效果更为明显;4)由于采用充氧处理,保证了活鱼在储运过程中能够存活更长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快开式活鱼储运装置,包括筒体1及筒盖2,筒体1由内胆11和外壁12构成,内胆11和外壁12之间围成真空腔室,筒体1的开口处为方形开口,且在开口处设有卡槽13;所述筒盖2也为方形,与筒体的开口相配合,其构造为双层结构,包括盖顶21和盖底22,盖顶21和盖底22之间还设有保温层,盖底22的边缘设有盖槽23,盖槽23内放置有密封圈24;筒盖2内设有连通筒体内和外界的充气芯25,筒盖2的四侧设有卡扣26。
所述筒体1为不锈钢筒体。
所述密封圈24为硅胶密封圈。
所述筒盖2为塑料筒盖。
所述保温层采用聚丙烯泡沫材料制成。
该装置使用时,先将筒体竖立,并向筒体中加入1/3体积4-10℃的冷水或冰水混合物,再将1-2条活鱼装入筒体中,盖上筒盖,将卡扣扣在筒体的卡槽上固定,通过充气芯向筒内充入一定量的氧气。取鱼时可先通过充气芯放气,再掀起筒盖上的卡扣,打开筒盖取鱼。该装置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当填充的是低温的水时,鱼在该环境中代谢强度相对降低,同时可以通过充气芯充入一定量的氧气,保证活鱼在较长时间的储运过程中能够存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50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应用工程塑料膜的养殖池塘中央排污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生态系统鱼缸花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