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固定镜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41511.2 | 申请日: | 2014-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8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林法官;黄良;黄跃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开发区鸿发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1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交通 系统 固定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属于光机电一体化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固定镜头,尤其是指相对孔径为F1.4的变焦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性快速、稳定地发展,道路上的各种车辆数量也随之迅速增涨。我国在解决道路交通拥挤问题时,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智能交通系统。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大部分的道路信息是依靠高分辨率的大靶面摄像机进行采集。早期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摄像机为了提高感光能力,通常使用2/3、1/2英寸等等大尺寸CCD成像传感器。然而,这类大尺寸CCD需要专门的生产线,所以这类CCD价格居高不下。这对普及智能交通系统形成巨大的阻力。
近来因SONY、镁光等公司成功开发了背照式CMOS,使得小尺寸、高分辨率CMOS也具有良好的感光能力,并且CMOS生产成本较低,因而能大幅度降低智能交通系统的整体成本,有利于普及智能交通系统。本专利所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很好地满足智能交通系统领域对小尺寸CMOS、大相对孔径高分辨率镜头以及低成本的要求。同时,整个镜头体积的光学总长度较短有利于减小车辆运行所产生的震动对摄像机成像的影响,并且消除了大孔径镜头常见的色差、紫边等影响成像的因素。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固定镜头,成像面积能达到1/2.5″以上,相对孔径F数约1.4可适用于弱光情况,镜头分辨率满足两三百万像素摄像机的需求,在强光下无明显的色散、紫边以及畸变较小,有利于车辆的车牌、人脸识别。为了同时满足这几项技术指标,本专利所述的大孔径固定镜头采用了四个透镜单元,合理布局各个透镜组以及各个镜片的焦距,为消除色散、紫边等像差问题在第二个透镜单元使用了超低色散玻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从物方到像方依次为:包括弯月形正透镜、凸透镜朝向物方的双胶合透镜等两个镜片单元的前镜组,系统光阑,包含凸透镜朝向像方的双胶合透镜、凸透镜朝向物方的双胶合透镜等两个镜片单元的后镜组。
合理地分配前后透镜组的焦距比例,满足以下关系式:5.5<f前/f后<7,f前、f后分别代表前镜组、后镜组的焦距。
在前镜组双胶合透镜中,凸透镜使用超低色散玻璃,即满足如下关系式:v2>63、1.42<n2<1.61;其中,v2及n2代表双胶合镜组的凸透镜阿贝数、折射率。
镜头满足以下技术规格:24mm<f系<26mm,f系为镜头的整体焦距; 1.4<F数<1.5,F数是镜头的相对孔径;光学总长TTL小于40mm。
本技术方案不但可以实现分辨率、抗振动等技术指标,而且因仅有四个镜片单元使得装配简单、合格率高从而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专利的实施例1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附图2是本专利的实施例1的球差、像散、畸变曲线图
附图3是本专利的实施例2的光学系统示意图
附图4是本专利的实施例2的球差、像散、畸变曲线图
符号说明:
G1、G2、G3、G4表示第1、2、3、4透镜单元;
d表示可见光主波长587nm、g表示波长436nm、F表示波长650nm;
S表示弧矢方向的场曲,T表示子午方向的场曲。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的固定镜头构成如下:主体结构由前后两个镜组构成,系统光阑位于两个镜组之间。前镜组包括朝向物方的弯月形正透镜、凸透镜朝向物方的双胶合透镜等两个镜片单元。后镜组包含凸透镜朝向像方的双胶合透镜、凸透镜朝向物方的双胶合透镜等两个镜片单元。
前后透镜组的焦距满足以下关系式:5.5<f前/f后<7,f前、f后分别代表前镜组、后镜组的焦距。满足该关系使得此焦距下的镜头光学总长最小化,实现较佳的抗振性能,对提高智能交通系统采集高分辨率图像有重要的使用。
为了减小因镜头光学总长最小化,而导致光线通过前镜组双胶合透镜时高度快速降低产生大量的色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使用超低色散玻璃或者衍射元件。本方案采用在该双胶合凸透镜使用超低色散玻璃,以实际低色差、紫边技术要求,即满足如下关系式:v2>63、1.42<n2<1.61;其中,v2及n2代表双胶合镜组的凸透镜阿贝数、折射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开发区鸿发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开发区鸿发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1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壁挂式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恒温恒压供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