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晶硅电池印刷机行走臂塑牙以及晶硅电池印刷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38370.9 | 申请日: | 2014-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7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付冲;祁嘉铭;叶雄新;孙小菩;彭华;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15/08 | 分类号: | B41F15/08;H01L31/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 地址: | 52314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印刷机 行走 臂塑牙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晶硅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晶硅电池印刷机行走臂塑牙,还涉及一种晶硅电池印刷机。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作为清洁的新能源一直备受关注,晶硅电池作为发电系统中最核心的元件,其光电转换效率直接影响了光伏系统的发电量。国内外行业大厂一直致力于提高晶硅电池的效率,增加单瓦发电量,降低生产成本。在提高晶硅电池效率中,晶硅电池的各个生产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印刷工序。作为晶硅电池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晶硅电池片边缘的脏污严重影响电池片的转换效率。传统的晶硅电池印刷机的行走臂塑牙与晶硅电池片接触的位置(承载面)为水平设计(如图1所示,其中110为晶硅电池,112为晶硅电池的正面电极,120为晶硅电池印刷机行走臂塑牙),极易造成电池片正面电极在传送过程与行走臂塑牙摩擦,导致部分正面电极银浆会被磨掉粘在行走臂上形成脏污,从而使得晶硅电池转换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避免晶硅电池片边缘脏污的晶硅电池印刷机行走臂塑牙。
还提供一种晶硅电池印刷机。
一种晶硅电池印刷机行走臂塑牙,包括基部和基部上的凸起部,所述基部通过其承载面承载晶硅电池片,所述凸起部通过其斜面与所述承载面相接、且相接处呈一钝角,所述基部的承载面与基部的底面呈一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锐角的角度为5~3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锐角的角度为10~20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锐角的角度为15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2~3.5毫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与所述凸起部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位于所述凸起部下方处开设有从所述底面向凸起部延伸的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的剖面呈梯形结构,所述剖面与斜面的交线为梯形的腰。
一种晶硅电池印刷机,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晶硅电池印刷机行走臂塑牙。
上述晶硅电池印刷机行走臂塑牙以及晶硅电池印刷机,通过将行走臂塑牙的承载面设置为与基部底面呈一锐角的倾斜面,使得传送过程中晶硅电池片的正面电极不与行走臂塑牙直接接触,可以有效避免正面电极与行走臂塑牙接触所造成的电池片边缘脏污问题,提高晶硅电池的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晶硅电池印刷机行走臂塑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晶硅电池印刷机行走臂塑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2所示为一实施例中的晶硅电池印刷机行走臂塑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晶硅电池印刷机行走臂塑牙200包括基部210和基部210上的凸起部220。基部210通过其承载面212承载晶硅电池片300。基部210的承载面212与基部210的底面呈一锐角θ,即承载面212与水平面呈一锐角θ。凸起部220通过其斜面222与承载面212相接,并且其斜面222与承载面212相接处呈一钝角α。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220与基部210一体成型。
通过将承载面212设置具有一定角度θ的倾斜面,可以避免晶硅电池片300上的正面电极310与承载面212直接接触,不会带来晶硅电池片300的边缘脏污问题,有效的提高了电池转换效率,从而有效提高了晶硅电池的A级品率。上述晶硅电池印刷机行走臂塑牙200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晶硅电池正面电极细栅高宽比不断上升,导致部分正电极银浆在行走臂上传送过程中,会被磨掉一些银粉粘在行走臂上造成电池片边缘脏污这一问题,确保电池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特别是针对部分烘干后抗耐磨损性差的正面电极银浆,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由于晶硅电池片300的正面电极310不与基部210的承载面212直接接触,因此,对正面电极310的磨损大大减小,可以有效的减少正面电极银浆的用料,实现节能降耗。
具体地,承载面212与水平面所成锐角θ的角度为5~30度。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锐角θ的角度也可以为10~20度。在本实施例中,锐角θ的角度为1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南玻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83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凹面产品的丝印装置
- 下一篇:锡膏印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