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临界处理装置及含碳物质气化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415506.4 | 申请日: | 2014-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程乐明;王青;高志远;赵晓;宋成才;刘扬;杜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J3/00 | 分类号: | C10J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李桦 |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坊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界 处理 装置 物质 气化 系统 | ||
1.一种超临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级反应筒,所述一级反应筒包括原料入口;
二级反应筒,所述二级反应筒与所述一级反应筒连通;
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与所述一级反应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筒,所述热交换筒内设有冷却水腔,所述冷却水腔与所述一级反应筒连通,所述热交换筒和冷却水腔用于对一级反应筒流出的反应产物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筒套设于所述一级反应筒外部,所述热交换筒的侧壁与所述一级反应筒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二级反应筒设置于所述热交换筒外,所述一级反应筒、冷却水腔、第一间隙以及二级反应筒依次连通,所述二级反应筒上设有产物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筒套设于所述一级反应筒和二级反应筒外部,所述热交换筒的侧壁与所述二级反应筒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热交换筒的侧壁上开设有产物出口,所述一级反应筒、二级反应筒、冷却水腔、第二间隙以及产物出口依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超临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腔设置于所述热交换筒的内部下端,所述热交换筒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冷却水腔连通的冷却水入口和渣水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临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入口为多个且均匀设置于所述渣水出口的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应筒的内壁设有耐高温耐腐蚀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反应筒和二级反应筒的内径比为1:0.9~1:0.5,一级反应筒和二级反应筒的长度比为1:1~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入口为多个,各所述原料入口等间距的设置在所述一级反应筒顶部或者沿所述一级反应筒周向均匀设置。
10.一种含碳物质气化系统,包括原料储罐、高压浆泵、高压泵、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气化剂或氧化剂或工艺介质的储罐、固液气分离装置以及超临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储罐和所述高压浆泵的一端连接,所述高压浆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超临界处理装置的原料入口连接,所述气化剂或氧化剂或工艺介质的储罐和所述高压泵的一端连接,所述高压泵的另一端和所述超临界处理装置的原料入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和所述超临界处理装置的产物出口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固液气分离装置连接,所述超临界处理装置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超临界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155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化炉进料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劣质原油轻质化生产汽油、柴油和沥青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