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有折臂的电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80144.X | 申请日: | 2014-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1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禾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24 | 分类号: | H01F27/24;H01F27/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电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折臂的电感器,可广泛应用于T5节能灯、风能和太阳能逆变器等电子电器的电子线路中。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感器件一般是由EE型磁芯或EI型磁芯配合线圈架绕上漆包线组成。为防止磁饱和现象发生,通常的做法是采用研磨磁芯中柱的方法来设置磁路气隙,气隙处于电感器的线包中心。由于在磁路气隙附近存在扩散磁通,扩散磁通使气隙附近的线圈部分失去“电-磁”的转换作用,磁芯的电感因数(AL)值减小,磁路气隙附近的部分线圈只起填充作用。气隙量越大扩散磁通就越大,无效填充的线圈也就越多,同时磁力线垂直穿过线包,引起一定的功率损耗。上述原因造成器件自身铜电阻和损耗增加,使器件的功耗升高,浪费电能和铜材,降低电感器件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EE型或EI型等传统磁芯的励磁角较小,其漏电感较大,造成了一定的能量损失,同时也造成用这些磁芯生产的电感器的磁屏蔽性下降。
在一些电子电器的电路上,需要两个或多个电感器串联使用,过去的做法是用多个独立的电感器进行串联,结果既增加了电感在电路中所占面积,又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电路的损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显著节约铜材、提高品质因数和增加励磁角的中柱磁体设有折臂的电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设有折臂的电感器,包括中柱磁体、至少两个边柱磁体、骨架和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柱磁体设有一个直臂,在直臂上至少设有两个折臂;所述边柱磁体也设有一个直臂,在直臂上至少设有两个折臂;所述骨架至少设有一个带中空槽的线圈缠绕轴;将中柱磁心的直臂置于中空槽中,线圈缠绕设置在线圈缠绕轴上,将边柱磁体折臂的外向端面贴向中柱磁体折臂的两个侧面,形成闭合磁回路,所述骨架上至少设有两个带中空孔的线圈缠绕轴,所有的线圈缠绕轴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线圈缠绕设置在线圈缠绕轴上,相邻两组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反,匝数相同,所述中柱磁体侧面与边柱磁体折臂的外向端面之间设有气隙介质。
所述中柱磁体的同一侧面上设有两个折臂,分别位于中柱磁体直臂的两端,中柱磁体整体呈U字形;所述边柱磁体也设有两个折臂,分别位于边柱磁体直臂两端的同一侧面上,边柱磁体整体也呈U字形。
所述中柱磁体的同一侧面上设有三个折臂,三个折臂分别是位于中柱磁体直臂两端的两个端折臂和中间位置上的中折臂,中柱磁体整体呈E字形;所述边柱磁体的同一侧面也设有三个折臂,三个折臂分别是位于边柱磁体直臂两端的两个端折臂和中间位置的中折臂,边柱磁体也呈E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的中柱磁体上设有折臂,有效地提高了磁回路的励磁角,改善了磁路结构。
2.与传统的采用EE型或EI型磁芯的电感器件相比较,由于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器件的单磁路气隙结构,采用了磁路气隙的位置更加合理的磁路结构。这样的磁路结构可使磁压分布均匀,扩散磁通减小,扩散磁通对线圈的影响减小,磁芯的电感因数增大,从而减少线圈匝数,节省了铜材。
3.本实用新型电感器件气隙远离线包,有效地减少了扩散磁通的影响,降低了器件的功率损耗,既节约电能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绕组时,相邻绕组线圈绕向相反、线圈圈数相同的结构提高了磁芯的利用率,特别是特制的骨架结构非常利于电感器件的应用安装,减少了用户的安装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中柱磁体为U字形的电感器结构图;
图2 为中柱磁体和边柱磁体结构图;
图3 为磁回路示意图;
图4为中柱磁体为U字形的电感器骨架示意图;
图5为中柱磁体为U字形的电感器结构分解图;
图6为中柱磁体为E字形的电感器结构图;
图7为中柱磁体为U字形的电感器磁路示意图;
图8为E字形中柱磁体和E字形边柱磁体结构图;
图9 为中柱磁体为E字形的电感器骨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禾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禾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01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导引光缆绝缘封堵帽
- 下一篇:一种圆形室内外引入光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