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动式双尾车的托辊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73470.8 | 申请日: | 2014-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7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安庆;吴海波;张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富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5/04 | 分类号: | B65G65/04;B65G65/2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李西宝 |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式双尾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斗轮堆取料机的尾车,尤其是涉及一种活动式双尾车的托辊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斗轮堆取料机的尾车主要作用是在堆料时将地面皮带机上的物料输送到臂架皮带机上,通过臂架皮带机的堆料运行,将物料抛向料场,实现堆料作业。
如图1所示,尾车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其中活动式双尾车由主、副尾车组成,主尾车8为固定尾车,设有单独的带式输送机,主副尾车之间由翻转机架5连接,翻转机架头部绕连接铰点拉起或放下可实现副尾车4的变幅,转换活动式双尾车的堆料和直通功能。
当双尾车的副尾车处在如图1所示的堆料位置时,物料从副尾车的改向滚筒6处向主尾车地面皮带7卸料,如图3所示的过渡段托辊,可使副尾车4上的地面皮带槽角形状平缓过渡到改向滚筒6。但当副尾车4变幅到如图2所示的直通位置时,副尾车地面皮带未改变方向,也不卸料,没必要改变皮带形状。但此时的过渡段托辊由于槽角较小,并不能起到保持皮带槽角形状的作用。现有技术过渡段托辊不能同时满足堆料和直通的功能;直通时,皮带在过渡段托辊处变形,易造成物料散落,使皮带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活动式双尾车的托辊调节装置,能自动变换托辊的槽角,方便地适应地面皮带的堆料和直通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动式双尾车的托辊调节装置,至少具有第一端铰接在副尾车上的托辊调整架;两端与所述托辊调整架转动连接的辊子;位于所述托辊调整架的下方,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副尾车上的第一定位支架;第一端与翻转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二定位支架;当副尾车处于堆料位置时,所述托辊调整架的中部支撑在所述第一定位支架上,使托辊槽角保持在适用于皮带向改向滚筒过渡的角度;当副尾车处于直通位置时,所述托辊调整架的第二端支撑在所述第二定位支架上,中部与所述第一定位支架分离,使托辊槽角保持在适用于地面皮带直通的角度。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动式双尾车的托辊调节装置,所述托辊调整架包括第一端与副尾车铰接的斜梁;与所述斜梁第二端固定连接的横梁,当副尾车处于直通位置时,所述横梁呈水平方向。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动式双尾车的托辊调节装置,所述第二定位支架的第二端具有U型槽,当副尾车处于直通位置时,所述托辊调整架的第二端卡入所述U型槽内。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活动式双尾车的托辊调节装置,所述第一定位支架的上端具有半圆型槽,托辊调整架具有圆柱形梁,当副尾车处于堆料位置时,所述托辊调整架的圆柱形梁卡入所述第一定位支架的半圆型槽内。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改进方案可单独或组合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的活动式双尾车的托辊调节装置,当副尾车处于堆料位置时,托辊调整架的中部支撑在第一定位支架上,使托辊槽角保持在适用于皮带向改向滚筒过渡的角度;当副尾车处于直通位置时,托辊调整架的第二端支撑在第二定位支架上,中部与第一定位支架分离,使托辊槽角保持在适用于地面皮带直通的角度。不用人工调整,托辊槽角自动变换;防止双尾车在直通位置时皮带物料散落,可减少直通时的皮带变形,提高皮带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副尾车及其托辊装置处于堆料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副尾车及其托辊装置处于直通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副尾车及其托辊装置处于堆料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副尾车及其托辊装置处于直通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C-C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主尾车8为固定尾车,主副尾车之间由翻转机架5连接,翻转机架5头部绕连接铰点拉起或放下可实现副尾车4的变幅,转换活动式双尾车的堆料和直通功能。如图4所示的堆料位置时,物料从副尾车的改向滚筒6处向主尾车地面皮带7卸料,当副尾车4变幅到如图5所示的直通位置时,副尾车地面皮带未改变方向,也不卸料,没必要改变皮带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富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泰富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34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振动加料车的分体震源装置
- 下一篇:气体驱动恒压泵切削液供给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