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板后补防水套管封堵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69781.7 | 申请日: | 2014-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0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娣;任书华;赵志滨;贾从军;李光;孟祥永;王春红;谢启超;罗刚;王依列;于三力;吴鸿运;黄俊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02 | 分类号: | F16L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唐晓丽 |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后补 防水 套管 封堵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水套管构造,特别是一种用于剪力墙或板上的后补防水套管构造。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地下室有防水要求的剪力墙或楼板上预埋防水套管,一般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即预埋在墙体或楼板之内,止水翼环焊接在钢管的外侧置于墙体的中部,然后再浇筑结构混凝土,完成防水套管的安装。但往往有时需要在建筑结构已经浇筑完成的情况下,进行增加防水套管的施工工作,这种施工一般需要在混凝土结构上进行开洞处理,而结构被破坏后,防水套管与结构之间的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水一直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板后补防水套管封堵构造,要解决在建筑结构已经浇筑完成的情况下,后补增加防水套管的技术问题,还解决结构被破坏后防水套管与结构之间如何进行有效防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墙、板后补防水套管封堵构造,包括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置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防水套管和从防水套管中部穿过的管道,防水套管与管道之间通过套管填料密封紧实,所述防水套管包括钢管和焊接在钢管外侧的止水翼环,所述止水翼环沿钢管的左、右两端部各自焊接一道,分别为内翼环和外翼环,内翼环和外翼环夹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左右两侧,所述内翼环、钢管和外翼环三者与混凝土结构之间形成的缝隙密封有建筑结构胶,所述内翼环与混凝土结构之间形成缝隙的最外侧、外翼环与混凝土结构之间形成缝隙的最外侧还各自放置有环形橡胶垫用于防止建筑结构胶向外溢出,所述环形橡胶垫上开有两个排气口,分别为入胶口和出胶口。
所述环形橡胶垫的外径与止水翼环的外径相同。
所述钢管与外翼环的外侧平齐或钢管伸出外翼环外侧的距离a为2~2.5m。
所述套管填料包括无毒密封膏、油麻和石棉水泥,油麻置于防水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的中部,所述油麻的两侧为石棉水泥,所述石棉水泥的两侧由无毒密封膏4进行封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钢管与双止水翼环焊接现场制作安装防水套管,很好地解决了混凝土结构中后增加防水套管的难题,通过压力灌注建筑结构胶,解决了防水套管与结构之间的防水问题,结构胶的外侧还设置了环形橡胶垫,一方面有防止建筑结构胶向外溢出,另一方面增加了防水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止水翼环变为在结构两侧夹持设置双道双止水翼环,除了方便套管的安装之外,还起到了对结构破坏处的加固作用,增大了结构的承载力和结构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钢管伸出混凝土结构外侧的距离可调,方便其用于水暖和电气等不同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水套管安装步骤二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水套管安装步骤三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水套管安装步骤四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管道、2-止水翼环、2.1-内翼环、2.2-外翼环、3-焊缝、4-无毒密封膏、5-钢管、6-建筑结构胶、7-混凝土结构、8-油麻、9-石棉水泥、10-环形橡胶垫、11-排气口、12-套管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2所示,一种墙、板后补防水套管封堵构造,包括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结构7、置于混凝土结构中7的防水套管和从防水套管中部穿过的管道1,防水套管与管道1之间通过套管填料12密封紧实,所述防水套管包括钢管5和焊接在钢管外侧的止水翼环2,所述止水翼环2沿钢管5的左、右两端部各自焊接一道,分别为内翼环2.1和外翼环2.2,内翼环2.1和外翼环2.2夹固在混凝土结构7的左右两侧,所述内翼环2.1、钢管5和外翼环2.2三者与混凝土结构7之间形成的缝隙密封有建筑结构胶6,所述内翼环2.1与混凝土结构7之间形成缝隙的最外侧、外翼环2.2与混凝土结构7之间形成缝隙的最外侧还各自放置有环形橡胶垫10用于防止建筑结构胶6向外溢出,所述环形橡胶垫10上开有排气口11。
本实施例中混凝土结构为剪力墙结构,所述止水翼环2与钢管外侧的焊缝3如图1所示。
所述环形橡胶垫10的上部开有至少两个排气口11,分别为入胶口和出胶口。
所述环形橡胶垫10的外径与止水翼环2的外径相同。
所述钢管5与外翼环2.2的外侧平齐或钢管5伸出外翼(2.2外侧的距离a为2~2.5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97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力输送管道
- 下一篇:一种可调石油运输管道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