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管柱封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68481.7 | 申请日: | 2014-07-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1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康永志;赵春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市新翔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28 | 分类号: | E21B33/128 |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柱封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封隔器。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的需要,细分注水井的分层数达到8-9级,至少也要达到6-7级,传统的注水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必须针对地层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配注水工作。传统封隔器只具有一个注水通道,不能实现分层分别注水和打压测试,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两个注水通道,可实现分层分别注水和打压测试,使用起来更方便的双管柱封隔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由上接头、上护筒、中心管、载体、外中心管、弹簧、洗井活塞、压紧段、胶筒总成、调整帽一、调整帽二、洗井套、卡簧总成、下护筒、活塞、过渡接头和下接头构成的封隔器主体,封隔器主体的中心孔内设有与封隔器主体之间具有环形空间的内管柱,内管柱由上接箍、上定位螺母、内管、下定位螺母、下接箍和密封圈座构成,上接箍的下端插装在上接头上口内,上定位螺母位于上接箍的下方并位于上接头内,内管位于封隔器主体的中心孔内,内管的上端通过外螺纹从上向下依次与上接箍的下端和上定位螺母相连,下定位螺母位于过渡接头内,下接箍位于下定位螺母的下方、上端位于过渡接头内,内管的下端通过外螺纹从上向下依次与下定位螺母和下接箍上端相连,密封圈座位于下接头内,密封圈座的上端通过外螺纹安装在下接箍下口内,密封圈座的内壁上设有两道密封圈槽并分别安装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两个注水通道,可实现分层分别注水和打压测试,使用起来更方便。它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封隔器只具有一个注水通道,不能实现分层分别注水和打压测试的问题。通过与内外油管分别相连,使之形成两个独立的注水通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注水层配水量的要求。它作为管柱上的重要工具之一,除了具有普通封隔器坐封、可洗井、解封的功能外,还具有两个独立的过水通道(与配水器配套),供不同的压力层注水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由上接头1、上护筒2、中心管3、载体4、外中心管5、弹簧6、洗井活塞7、压紧段8、胶筒总成9、调整帽一10、调整帽二11、洗井套12、卡簧总成13、下护筒14、活塞15、过渡接头16和下接头17构成的封隔器主体,封隔器主体的中心孔内设有与封隔器主体之间具有环形空间的内管柱,内管柱由上接箍18、上定位螺母19、内管20、下定位螺母21、下接箍22和密封圈座23构成,上接箍18的下端插装在上接头1上口内,上定位螺母19位于上接箍18的下方并位于上接头1内,内管20位于封隔器主体的中心孔内,内管20的上端通过外螺纹从上向下依次与上接箍18的下端和上定位螺母19相连,下定位螺母21位于过渡接头16内,下接箍22位于下定位螺母21的下方、上端位于过渡接头16内,内管20的下端通过外螺纹从上向下依次与下定位螺母21和下接箍22上端相连,密封圈座23位于下接头17内,密封圈座23的上端通过外螺纹安装在下接箍22下口内,密封圈座23的内壁上设有两道密封圈槽并分别安装有密封圈24。
上接箍18为上端设有与井管相连的内螺纹的筒状体。密封圈座23位于下接头17下端设有内螺纹位置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市新翔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牡丹江市新翔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84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井用套管复合胶塞
- 下一篇:一种钻杆排齐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