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吸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63562.8 | 申请日: | 2014-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1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左德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宏瑞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测量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使激光单向传播、无重复测量的激光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激光测量设备中,激光穿过检测物质后使用吸光板(涂黑的平板)对激光吸收,由于激光的高度集中和吸光板的黑色对激光无法完全吸收,导致激光镜面反射,形成二次激光,二次激光对检测物质再次作用,造成测量误差;如果测量腔做的不够好,甚至会造成激光在腔内多次反射,影响测量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激光通过检测物质后消失,阻止二次或者多次激光的产生,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激光吸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激光吸收装置,包括激光源、测量腔,还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所述第一部件与测量腔连接;所述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连接;所述第三部件与第二部件连接;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连接处的截面均成角度设置;所述第三部件内部设置成锥形腔;所述激光源发出的单一激光,经过测量腔,测量检测物质后,剩余部分的激光仍沿原方向传播,剩余部分的激光在第二部件处发生反射并进入第二部件,然后继续反射,最后进入第三部件,剩余激光每反射一次则损耗一部分,在第二部件与第三部件的结构中激光无限反射,不断损耗,最后消耗殆尽。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的内部均设置成黑色涂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连接处的截面角度均为75°。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激光吸收装置,通过第一部件、第二部件、第三部件与激光源发出的单一激光,经过测量腔,被测量腔内的检测物质损耗一部分,剩余部分的激光仍沿原方向传播,剩余部分的激光在第二部件处发生反射并进入第二部件,然后继续反射,最后进入第三部件,剩余激光每反射一次则损耗一部分,在第二部件与第三部件的结构中激光无限反射,不断损耗,最后消耗殆尽,这样就阻止了激光返回,实现了激光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激光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激光源;2、测量腔;3、第一部件;4、第二部件;5、第三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激光吸收装置,包括激光源1、测量腔2,还包括第一部件3、第二部件4、第三部件5;所述第一部件3与测量腔2连接;所述第二部件4与第一部件3连接;所述第三部件5与第二部件4连接;所述第一部件3、第二部件4连接处的截面均成75度;所述第三部件5内部设置成锥形腔,锥形腔的顶端做成尖锐的形状;所述激光源1发出的单一激光,经过测量腔2,被测量腔2内的检测物质损耗一部分,剩余部分的激光仍沿原方向传播,此时激光与检测物质的相互作用已经完成,剩余部分的激光在第二部件4处发生反射并进入第二部件4,然后继续反射,最后进入第三部件5,测量腔2及第一部件3、第二部件4、第三部件5内部设置成黑色涂层,剩余激光每反射一次则损耗一部分,在第二部件4与第三部件5的结构中激光无限反射,不断损耗,最后消耗殆尽,这样就阻止了激光返回,实现了激光测量的准确性。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宏瑞净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宏瑞净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35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传送板材的焊缝检测装置
- 下一篇:PCB板冷热冲击测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