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升式电梯井施工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50539.5 | 申请日: | 2014-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7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阁琳;王君;秦孟良;张宇;潘颖;杨玺;唐建英;莫桃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3/28 | 分类号: | E04G3/28 |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 地址: | 40005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电梯 施工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平台,特别是指一种提升式电梯井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电梯井是轿厢式电梯上升或下降的通道,它是分楼层浇注的,每一层的电梯井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四个侧壁,其中位于正面的侧壁在浇注时预留有供人进出的门洞。而电梯井的施工平台是施工电梯井时临时搭建的平台,工人站在平台上进行安装侧壁的模板或浇注混凝土等工序。电梯井的施工平台包括从地面往上搭建的钢管扣件式的平台支架和平台本体,平台本体固定在平台支架的顶部,由于施工平台是从地面开始向上搭建的,施工到电梯井的最高层时,需要从地面一直搭设到最高层,而现代的建筑物楼层数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大,从地面搭设到顶层必然会耗费大量的钢管、扣件等材料,耗材量巨大;而且,这种支架安装和拆卸耗时耗力,成本极高。
于是就有技术提出一种电梯井的施工平台,它包括平台本体和钢管扣接式的平台支架,平台本体固定在平台支架上,平台支架的后侧面固定有一根转轴,平台支架的前侧面固定有一根与转轴平行且低于转轴的压杆,转轴上可转动套合有至少两块撑板,每块撑板的下端设有用于与电梯井的前侧壁的门洞的底面卡住的缺口,每块撑板的上端设有与电梯井的后侧壁平行且相抵的直边,压杆压紧在两块撑板上。其优点在于:施工时整个施工平台可以直接整体提升。但是该技术存在一些缺陷,其中斜向撑板起支撑整个施工平台的作用,而由横向和竖向的钢管组成的施工平台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稳定、晃动的情况,并且在施工平台提升的过程中容易碰撞电梯井墙体,造成墙体脱落、开裂。对施工质量照成直接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提升式电梯井施工平台,这种提升式电梯井施工平台上设有水平支撑部件和八字撑杆用于解决施工平台不稳定的问题;设有万向轮用于防止提升过程中施工平台碰撞电梯井墙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升式电梯井施工平台,包括:由第一排平台杆、第二排水平杆、第三排水平杆和立杆通过连接扣连接成的三维框体结构,所述第一排平台杆上固定有平台,所述三维框体结构内设置有数根斜杆,所述斜杆的上端靠在电梯井洞口对面墙上,所述斜杆的下端穿过电梯井洞口并支撑于电梯井洞口外侧的楼板上,所述斜杆紧贴在电梯井洞口内壁位置固定连接长度大于电梯井洞口宽度的门洞处背杆,所述第一排平台杆和第二排水平杆之间设置有八字撑杆,所述八字撑杆下端通过连接扣固定在第二排水平杆上,所述第一排平台杆两端连接有顶托,所述顶托靠电梯井墙面端设置有垫块或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达到最佳稳定效果,所述八字撑杆的夹角为9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杆与水平面夹角为50~7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提升方便,所述第一排平台杆上连接有由钢丝和吊钩组成的提升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方便拆卸,所述垫块或万向轮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顶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排平台杆和顶托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普通钢管制成,成本低,设有顶托和八字撑杆使施工平台稳定性更好;设有万向轮能有效防止施工平台在提升过程中晃动、碰撞电梯井墙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升式电梯井施工平台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提升式电梯井施工平台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提升式电梯井施工平台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提升式电梯井施工平台提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提升式电梯井施工平台中顶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提升式电梯井施工平台提升时顶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对应名称为:
1、第一排平台杆,2、斜杆,3、立杆,4、八字撑杆,5、第二排水平杆,6、第三排水平杆,7、门洞处背杆,8、顶托,9、连接扣,10、垫块,11、万向轮,12、钢丝,13、吊钩,14、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05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漏浆的一体化阳角方木
- 下一篇:一种圆孔共挤阻燃聚烯烃木塑地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