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锚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44884.8 | 申请日: | 2014-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7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武家嘴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21/24 | 分类号: | B63B21/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 地址: | 21004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航行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船锚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海洋捕捞越来越发达,已由原来的木质小渔船发展到现在的千吨级钢制渔船。船舶的定位一般采用锚定位,使用时将锚抛入水中,入水后的锚能啮入底土,并通过其顶端所系的锚链或缆绳提供抓力,将船舶或其他浮体系留在预定水域;当航行时,锚一般悬挂在船头或放置在船头的甲板上。现有技术中的大抓力锚存在2个问题:(1)锚爪没有加强支撑装置,入水后锚爪会受到水流的冲击,重心不稳,导致锚爪发生翻转和倾斜;(2)入水后的直接放置在海底表面,固定力不足,会造成大量渔船走锚而发生碰撞沉没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锚固定装置,可以使船锚深入海底泥层,有效固定船只,并保持船锚的平衡性,防止其翻转和倾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锚固定装置,包括锚杆、锚爪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锚杆的上端,所述锚杆下端设置锥形端,所述支撑板下方设置步进电机;所述锚爪设置于锚杆的中部,包括对称锚杆设置的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所述两个支部靠近锚杆的内侧面合成一个V型,所述两个支部远离锚杆的外侧面合成一个V型,所述支部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为弧形结构;所述锚爪的两侧对称设置平衡杆,所述平衡杆固定在锚爪下端,并与锚爪下端之间构成锐角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锚杆和锚爪支部的内侧面构成45-60°的夹角。这个角度可以使得船锚沉入海底后与泥层的接触更紧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衡杆的端部为锥形结构。将平衡杆的端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可以在步进电机驱动锚杆沉入海底泥层的同时,将平衡杆牢牢插入泥层,进一步固定船锚,也是进一步保证船锚的平衡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锚杆顶端设置吊环,所述吊环连接锚链。船锚使用时将通过锚链将锚抛入水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锚爪与锚杆之间设置固定块。固定块将锚爪和锚杆紧密固定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锚爪下端的厚度大于所述锚爪上端的厚度。下端厚度大于上端厚度可以使锚的地盘更稳,并进一步加强船锚的强度和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衡杆与锚爪下端面的夹角为45-75°。在此角度内可以使得船锚的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有益效果为:在需要固定船舶时,通过锚链将船锚抛入海底,当锚杆接触到海底泥层时,步进电机驱动锚杆向泥层深处刺入,锥形端部设计使得船锚可以更高效地深入泥层,同时平衡杆也随着深入泥层,当船锚整体没入泥层一定深度后,步进电机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锚固定装置,可以使船锚深入海底泥层,有效固定船只,并保持船锚的平衡性,防止其翻转和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船锚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锚链、2—吊环、3—转动套、4—支撑板、5—锚爪、6—固定块、7—平衡杆、8—步进电机、9—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船锚固定装置包括锚杆9和锚爪5,支撑板4设置于锚杆9的上端,锚杆9下端设置锥形端,支撑板4下方设置步进电机8。锚杆9顶端设置吊环2,吊环2连接锚链1。船锚使用时将通过锚链1将锚抛入水中。锚杆9上端与吊环2之间设置转动套3,锚杆9可以绕转动套3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船锚可以绕锚链灵活转动,改变方向。锚爪5与锚杆9之间设置固定块6。固定块6将锚爪5和锚杆9紧密固定在一起。
锚爪5设置于锚杆9的中部,包括对称锚杆9设置的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两个支部靠近锚杆9的内侧面合成一个V型,两个支部远离锚杆9的外侧面也合成一个V型。支部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为弧形结构。
锚爪5的两侧对称设置平衡杆7,一共包括4个平衡杆7,平衡杆7固定在锚爪5下端,并与锚爪5下端面之间构成锐角夹角。优选的,平衡杆与锚爪下端面的夹角为45-75°,在此角度内可以使得船锚的稳定性更好。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5°。
锚杆9和锚爪5支部的内侧面构成45-60°的夹角。这个角度可以使得船锚沉入海底后与泥层的接触更紧密。本实施例中优选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武家嘴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武家嘴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448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艇的收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观察船舶外舷水尺的观测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