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驳船式移动导流坝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23973.4 | 申请日: | 2014-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7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兵;董红明;顾国华;陈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 |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3/10;E02D1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奚胜元 |
| 地址: | 210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驳船 移动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驳船式移动导流坝涉及的是一种利用驳船作为导流坝施工的航道整治工程,利用驳船作为导流坝的主体结构,通过将驳船与水流成一定角度沉入水中,起到改变局部水流流向,引导水流对河滩浅区进行冲刷。
背景技术
目前,航道整治施工技术皆是通过采用在河流中构建整治建筑物如丁坝、顺坝、护岸、锁坝等来调整和控制水流,并将河水引向预定的泄水通道往下游宣泄,来达到稳定有利河势,改善航道航行条件的目的。
传统的整治建筑物多是通过在河床利用土工织物做好护底的情况下采用土、块石、混凝土等材料抛筑成堤。该种整治建筑物一旦成型,将成为永久性建筑物(临时性建筑物除外),无法根据外界河床形态变化而做调整,且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时间周期长。
另外就目前的河流中下游航道整治技术水平,传统的整治建筑物仍无法解决面临的技术难题。具体为:1、河流沿线大坝建成后,河流中下游水流复杂,水沙输移规律、河床演变的规律难以掌握,河流中下游作为平原河流,河床很宽,多数河段的河床不是很稳定或者是可冲、可动的,整治建筑物往往很难根据水文、水沙输移规律、河床演变规律等来布置整治建筑物;2、河流中下游冲积性河流,特点是边滩不断消涨变化的,而边滩的高度又决定了整治建筑物的整治水位和整治线的宽度,因此随着边滩的消涨,原整治建筑物的整治水位和整治线的布置均不在符合当初的设计要求,整治功能也受到影响。
由上述问题可知,针对河流中下游冲积性河流特性,河床演变是时时刻刻发生的,一旦发生变化,原建筑物的整治水位和整治线等相应技术要求均不满足整治要求,也就达不到原来的整治效果。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能够根据河床的变化情况,动态调整的整治建筑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经过探索研究提供了一种驳船式移动导流坝。此种导流坝相较传统的抛石筑堤导流坝,施工难度小、成本低、见效快、施工周期短;能够灵活布置,解决了传统导流坝的设计效果只能通过实验室模型验证的弊端;并且拆除方便,可循环使用,减少了坝体抛筑完成后,因河床演变未能达到整治效果而带来的改建、扩建、拆除的风险;避免了过多的船机设备的组织、作业面繁多,石料取材、运输的环节,且驳船便于拖带、就地起浮,使用方便。
驳船式移动导流坝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驳船式移动导流坝包括驳船、注水构件、排水构件和控制构件;
驳船式移动导流坝以驳船作为坝体结构的主体,在驳船内设置水密压载舱,在水密压载舱的上方设有注水构件,下方设有排水构件,在水密压载舱对应的驳船船体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构件;
注水构件包括注水阀、注水阀管道、格栅板;注水构件在驳船船体侧面分布,位置在最低吃水位以下,在驳船船体侧面安装有注水阀,注水阀上连接有注水阀管道,在注水阀管道上安装有滤除杂物的格栅板;
排水构件包括排水井、井盖,排水井深入水密压载舱并与水密压载舱连通,在排水井的外端面安装有井盖;在驳船需要移位时,通过投入若干潜水泵将水密压载舱内储水排出至舷外,并可以由排水井观察到水密压载舱水位高度。排水井的位置根据船体水密压载舱设计协调布置。
所述的控制构件包括延长杆、阀开关和把手;在注水构件上安装有阀开关,阀开关的一端连接延长杆,延长杆穿过驳船的船体,在延长杆的另一端安装有把手,通过把手控制阀开关的关闭。
所述的水密压载舱的数量不少于一个。
所述的水密压载舱,每个水密压载舱对应安装不少于一个注水构件。
所述的水密压载舱,每个水密压载舱对应安装不少于一个排水构件。
所述的注水构件上安装有应急闸板,用于在注水阀失效时作应急封堵。
驳船式移动导流坝通过拖带、定位、安放,在整治水域形成导流坝,完成整治功能;当河床随上游泄水、水沙输移规律变化发生改变后,原导流坝整治功能受阻或下降,可根据河床河势演变顺应调整整治线位置,对原驳船导流坝重新进行安放,达到了重新循环使用。
驳船采用现行通用的驳船结构,为“长方体”结构,由现有驳船改装而成。
驳船船体根据稳性及压载需求,分隔成若干水密压载舱,可以分别注排水,调整船体浮态。
驳船式移动导流坝使用方法如下:
1:根据整治导流坝轴线,整治范围等指标来确定出驳船安放位置;
2:对安装部位河床基槽进行整平,达到安放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未经长江南京航道工程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39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面清扫机
- 下一篇:消能重力锚自动下落式浮基高架拦阻船舶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