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挂膜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20937.2 | 申请日: | 2014-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40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陆洪省;韩学军;谭好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洪省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理 水体 富营养化 生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膜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挂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量含氮、磷营养盐的污水被排入水体中,引起藻类的过度繁殖,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由于藻类的大量繁殖,大量的藻毒素释放到水体中,引起水生动物的死亡。另外,藻类的大面积繁殖,阻碍了空气中氧扩散到水体中,造成水体缺氧,抑制了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从而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使水质恶化,因此,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环境难题之一。
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水体中氮、磷化合物的浓度来实现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挂膜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挂膜装置,它由牵引装置、膜装置、悬浮装置、曝气装置和挂膜装置框架组成;
曝气装置由曝气管和排气孔组成;牵引装置为四个分别位于挂膜装置框架一端的四个角上。
排气孔为多个,设置在曝气管上。曝气管装置在挂膜装置框架的底面上。悬浮装置为中空的PVC管,位于挂膜装置框架上端的四周。膜装置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多根细线组成,细线表面粗糙。细线固定在曝气管上。曝气管与曝气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人工间歇曝气方式,可以为微生物创造好氧和厌氧环境,满足脱氮(好氧、厌氧)、除磷(好氧、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提高了脱氮、除磷效果,改善了水生生态环境,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治理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牵引装置1、膜装置4、悬浮装置5、曝气装置和挂膜装置框架6组成。曝气装置由曝气管2和排气孔3组成,排气孔3为多个,设置在曝气管2上。
牵引装置1由四条分别固定在挂膜装置框架6四个角的尼龙绳组成;牵引装置1和挂膜装置框架6在水体中的水平移动。曝气管2装置在挂膜装置框架6的底面上。曝气装置担负提供氧气给微生物,创造好氧和厌氧环境。
悬浮装置5为中空的PVC管,位于挂膜装置框架上端的四周,其作用是提供浮力保持本实用新型悬浮于水体中;膜装置4由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多根细线组成,该细线表面粗糙易于微生物附着挂膜,并且有较大的表面积,供脱氮、除磷等微生物附着。细线固定在曝气管2上。曝气管2与曝气机相连接。
使用方法:
首先对脱氮、除磷菌进行富集培养并进行挂膜处理。方法是将本实用新型放于一小型水池中,调整水池中营养物质的成分及种类,包括C、N、P等化合物,以满足脱氮、除磷菌生长需要,并进行间歇曝气,培养5~8天后,微生物挂膜结束。然后将设备投放到富营养化水体环境中,进行间歇曝气,生长在膜上的微生物(主要是脱氮菌、除磷菌)对水体中的氮化合物以及磷化合物进行吸收、转化和代谢,从而降低了水体中氮、磷化合物浓度,从而抑制了藻类的大量繁殖,达到了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是根据微生物挂膜原理完成的,在脱氮、除磷菌的大量培养过程中,将用聚丙烯材料做成的膜放于培养液中,大量脱氮、除磷菌附着在上面,即微生物挂膜完成,为脱氮、除磷准备了大量微生物。
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洪省,未经陆洪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0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