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水井连续冲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20175.6 | 申请日: | 2014-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9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岳继文;岳润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继文 |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E21B21/10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 地址: | 257200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油水 连续 冲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油水井作业过程中的连续冲砂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各大油田相继进入开采中后期,油井出砂已经成为比较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油井的原油产量,因此,各油田普遍采用水力冲砂的方式将油井中的积砂冲到地面。但是传统的冲砂施工过程中,冲完一根单根后,必须先停泵,然后匆忙在下一根油管上连接水龙带及弯头等冲砂工具,用通井机吊起后连接在上一根油管上,这样连接好后才能继续冲这个单根,这样如此反复,严重影响了冲砂的效率,停泵后井筒中冲起的地层砂快速下落,稍不及时便会卡住冲砂管柱,造成工序的返工和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传统水力冲砂施工过程中,停泵接单根易造成砂卡冲砂管柱事故以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劳动强度小、冲砂效率高及能够实现连续冲砂作业的新型油水井连续冲砂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井筒套管、井口四通、井口自封器及油管,其中所述的井口自封器、井口四通、井筒套管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所述的油管依次穿过井口自封器、井口四通并深入到井筒套管中;所述的油管与井筒套管之间设有衬管,且衬管与油管之间形成环形空间,所述衬管的上端封闭设置在井口自封器中并与井口自封器上的自封侧口连通,所述衬管的下端开口并悬挂在井筒套管中;所述油管的下部设有换向密封短节,所述的换向密封短节包括换向阀以及其下端连接的中空活塞,且所述的中空活塞外壁与衬管内壁形成滑动硬密封结构;所述的换向阀包括外阀体以及其内部安装的内阀体且内、外阀体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环形通道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的内阀体的上端开口、中部设有阀腔以及阀球、下端封闭且分别通过两侧的进液管贯穿外阀体;所述的阀腔上端设有与所述阀球配合控制阀腔与内阀体上端开口连通的上阀座、下端设有与所述阀球配合控制阀腔与进液管连通的下阀座,且当阀球受到来自于内阀体上端开口的液体压力时能够封闭下阀座,当阀球受到来自于内阀体下端进液管的液体压力时能够封闭上阀座;所述的阀腔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环形通道连通的流道孔。
上述方案可进一步改进为:
所述中空活塞与衬管构成的密封段的配合间隙为0.1mm、长度为150mm。
所述的衬管的下部设有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连续冲砂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实现了不停泵连续冲砂,有效地避免了卡井事故的发生,解决了冲砂作业时造成的地面污染问题,提高了冲砂效率,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油管冲砂作业时上端油管换向阀的工作状态示意图(箭头表示流体的走向);
图3是油管冲砂作业时下端油管换向阀的工作状态示意图(箭头表示流体的走向);
图中:1-井筒套管、2-井口四通、3-井口自封器、4-油管、5-自封侧口、6-衬管、7-换向阀、8-中空活塞、9-导向装置、10-外阀体、11-内阀体、12-阀腔、13-阀球、14-上阀座,15-下阀座,16-进液管,17、流道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新型油水井连续冲砂装置,包括井筒套管1、井口四通2、井口自封器3及油管4,其中井口自封器3、井口四通2、井筒套管1自上而下依次连接,油管4依次穿过井口自封器3、井口四通2并深入到井筒套管1中;油管4与井筒套管1之间设有衬管6,且衬管6与油管4之间形成环形空间,衬管6的上端封闭设置在井口自封器3中并与井口自封器3上的自封侧口5连通,衬管6的下端开口并悬挂在井筒套管1中;油管4的下部设有换向密封短节,换向密封短节包括换向阀7以及其下端连接的中空活塞8,且中空活塞8外壁与衬管6内壁形成滑动硬密封结构,其中密封段的配合间隙优选为0.1mm、长度优选为150mm;换向阀7包括外阀体10以及其内部安装的内阀体11且内、外阀体之间形成环形通道,环形通道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内阀体11的上端开口、中部设有阀腔12以及阀球13、下端封闭且分别通过两侧的进液管16贯穿外阀体10;阀腔12上端设有与阀球13配合控制阀腔12与内阀体11上端开口连通的上阀座14、下端设有与阀球13配合控制阀腔12与进液管16连通的下阀座15,且当阀球13受到来自于内阀体11上端开口的液体压力时能够封闭下阀座15,当阀球受到来自于内阀体11下端进液管16的液体压力时能够封闭上阀座14;阀腔的12两侧分别设有与环形通道连通的流道孔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继文,未经岳继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0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丝绳送井和回收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自动穿铆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