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餐椅餐盘调档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311157.1 | 申请日: | 2014-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42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姚昌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小博士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D1/00 | 分类号: | A47D1/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餐椅餐盘 调档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椅,尤其涉及一种餐椅餐盘调档机构。
背景技术
儿童餐椅是为了幼儿用餐所设计,主要由椅架、椅座及餐盘三部分构成,通常餐盘设置于椅座上用以放置食物。
现有技术中的餐椅,其靠背与餐盘间的距离以及椅座的高度均可调节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幼儿乘坐,但是现有餐盘调节机构一般是通过钢丝索软连接起来的,是通过调节钢丝索的长短来实现该功能的,这样很难保证生产的一致性,产品的稳定性也较差,组装也没这么方便,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员来管控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餐椅餐盘调档机构,其通过调档件的前移带动调档片向上转动实现解锁,并通过压簧的复位作用使得调档件后移并带动调档片向下转动而实现调整后的锁定,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单手操作即可完成调档,操作方便且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餐椅餐盘调档机构,包括椅座及餐盘,所述椅座两侧分别设置有餐盘固定座,所述餐盘内部设有可相对其前后滑动的调档件,所述调档件的前端形成有露出餐盘底部且可向前操作的把手,所述调档件与餐盘之间设有压簧,调档件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后延伸的连杆,所述餐盘两侧分别具有向后延伸且包覆在连杆外的连接管部,所述连接管部的后部插设在相应侧餐盘固定座内且与该餐盘固定座滑动配合,所述连接管部的后端内侧通过销钉销接有可上下转动的调档片,所述销钉位于调档片的后部,调档片的前部为活动端,其具有一前低后高的斜槽且下边沿突设有锁定块,所述连杆的后端设有连接销,该连接销穿设在相应调档片的斜槽内且与斜槽滑动配合,所述餐盘固定座前后向间隔布置有多个与锁定块对应的档位孔,餐盘处于锁定状态时,调档片的锁定块卡设在某一档档位孔内,餐盘需要调节前后距离时,向前拉动把手,调档件前移,连杆带动调档片的活动端以调档片后部的销钉为旋转中心向上转动,使锁定块退出餐盘固定座的档位孔,实现解锁,此时前后调节餐盘与椅座之间的距离,调节到适当位置时,松开把手,调档件在压簧的作用下复位后移,此时连杆后移并带动调档片的活动端以调档片后部的销钉为旋转中心向下复位,使锁定块重新卡入相应的档位孔中,再次实现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餐盘包括餐盘上盖、与餐盘上盖连接固定的餐盘下盖,所述调档件设置在餐盘上盖与餐盘下盖之间,餐盘下盖具有供调档件的把手伸出且向前拉动的开口。所述连接管部与餐盘下盖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及压簧均位于餐盘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这样的布置方式让两边的调档片受力更加均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向前拉动把手即可通过两侧的连杆带动调档片向上转动而使锁定块退出餐盘固定座的档位孔,实现解锁,转动到位时,松开把手,调档件在压簧的作用下复位后移,此时连杆带动调档片复位下转,使锁定块重新卡入相应的档位孔中,再次实现锁定,整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单手操作即可完成调档,操作方便且快捷。
、本实用新型中把手及压簧均位于餐盘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这样的布置方式让两边的调档片受力更加均衡。
、本实用新型中调档件、连杆及连接销都是硬性连接起来的,这样可以保证生产的一致性,机构可靠,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处于锁定状态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未画出餐盘上盖)
图2为本实用新处于锁定状态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未画出餐盘上盖)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处于解锁状态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未画出餐盘上盖)
图5为本实用新处于解锁状态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未画出餐盘上盖)
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
其中:1餐盘固定座;11档位孔;
2餐盘;21连接管部;22餐盘下盖;221开口;23销钉;
3调档件;31把手;32连杆;33连接销;
4压簧;
5调档片;51斜槽;52锁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小博士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小博士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1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