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本安型急停闭锁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89392.3 | 申请日: | 2014-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6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俊;张钢岭;钟志超;胥晓刚;刘文俊;张春树;范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9/20 | 分类号: | H01H9/2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 地址: | 21312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型急停 闭锁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设备控制器,特别涉及一种拉绳式的急停闭锁开关。
背景技术
矿用设备上都需要设置急停闭锁开关,现有的急停闭锁开关包括拉绳式和按钮式;现有的拉绳式急停闭锁开关,其在急停闭锁开关拉起后不能对急停状态进行保持,操作人员松手后,急停闭锁开关复位,当这样存在如下问题:在检修过程中如果碰到设备的启动开关,设备就能运行,存在维修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拉绳式的急停闭锁开关,并能对急停闭锁状态进行保持,防止维修过程中的意外事故的发生,且本实用新型能够对急停闭锁开关的位置进行指示,便于操作人员了解急停闭锁开关的位置,方便人们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矿用本安型急停闭锁开关,包括机箱壳体,机箱壳体内部设置有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壳体的侧端设置有拉绳急停闭锁机构,所述拉绳急停闭锁机构包括伸入机箱壳体的顶杆,顶杆的尾部设置有螺纹连接腔,拉杆的前段套接有导向板,拉杆的前段连接在螺纹连接腔内,且顶杆对导向板进行压紧,拉杆设置在拉杆套的内部,且拉杆的后端伸出于拉杆套,所述拉杆套上设置有对导向板进行导向的导向槽,导向槽的末端的拉杆套上设置有旋转槽,所述拉杆上套设有处于张紧状态的扭簧,扭簧的一端连接在导向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拉杆套上,所述的拉杆的后端上连接有指示板,指示板垂直于拉杆的轴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拉杆套内设置的旋转槽以及导向槽和设置在拉杆上的导向板,一方面导向槽与导向板配合时,能对拉杆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并能在急停闭锁开关处于闭锁状态时,对拉杆的位置进行保持,设置的旋转槽用于导向板从导向槽滑出后,扭簧张力的释放,使拉杆发生旋转,导向板卡入旋转槽内,对急停闭锁开关的松开状态进行保持,急停闭锁开关处于松开状态,无论启停开关的状态如何,整个设备都不会动作,防止了维修过程中的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拉杆上设置的指示板能够对急停闭锁开关的状态进行指示,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防止误操作的发生,另外,指示板能都复位时,指示板能够驱动拉杆回转,便于操作人员进行驱动,降低了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的半剖视图;
图中1为指示板,2为拉杆套,3为机箱壳体,4为扭簧,5为旋转槽,6为导向板,7为顶杆,8为行程开关,9为螺纹连接腔,10为导向槽,11为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矿用本安型急停闭锁开关,包括机箱壳体3,机箱壳体2内部设置有行程开关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壳体2的侧端设置有拉绳急停闭锁机构,所述拉绳急停闭锁机构包括伸入机箱壳体的顶杆7,顶杆7的尾部设置有螺纹连接腔9,拉杆11的前段套接有导向板6,拉杆11的前段连接在螺纹连接腔9内,且顶杆7对导向板6进行压紧,拉杆11设置在拉杆套2的内部,且拉杆11的后端伸出于拉杆套2,拉杆套2固定连接在机箱壳体3的侧面,所述拉杆套上设置有对导向板进行导向的导向槽10,导向槽10的末端的拉杆套2上设置有旋转槽5,所述拉杆11上套设有处于张紧状态的扭簧4,扭簧4的一端连接在导向板6上,另一端连接在拉杆套2上,所述的拉杆11的后端上连接有指示板1,指示板1垂直于拉杆11的轴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拉杆套内设置的旋转槽以及导向槽和设置在拉杆上的导向板,一方面导向槽与导向板配合时,能对拉杆的运动方向进行导向,并能在急停闭锁开关处于闭锁状态时,对拉杆的位置进行保持,设置的旋转槽用于导向板从导向槽滑出后,扭簧张力的释放,使拉杆发生旋转,导向板卡入旋转槽内,对急停闭锁开关的松开状态进行保持,急停闭锁开关处于松开状态,无论启停开关的状态如何,整个设备都不会动作,防止了维修过程中的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拉杆上设置的指示板能够对急停闭锁开关的状态进行指示,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防止误操作的发生,另外,指示板能都复位时,指示板能够驱动拉杆回转,便于操作人员进行驱动,降低了操作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9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