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往复挤压墩粗制备块体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85733.X | 申请日: | 2014-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7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林金保;任伟杰;崔小朝;王灵卉;马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林金保 |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21C2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挤压 粗制 块体 超细晶 金属材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往复挤压墩粗制备块体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细化晶粒尺寸可大幅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拓展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减轻金属构件重量。受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需求的推动,对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等高性能结构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发展超细晶材料是开发与制备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等高性能结构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压力加工技术可以在材料成型的同时细化组织、消除铸造缺陷,获得比铸态产品更优异的力学性能,然而,传统工业采用的挤压、锻造、轧制等压力加工技术由于每次加工的应变量没有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所以很难获得超细晶组织。近年来,大塑性变形技术的研究表明,采用强烈的塑性变形就可以获得亚微米、纳米级晶粒,在保持良好的塑韧性下,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
发明专利“制备大块超细晶材料的镦压模具”(申请号200710045628.3)公布了一种反复镦压模具,可实现金属材料的反复镦压,但加工过程不连续,效率较低。实用新型专利“制备超细晶材料的往复挤压装置”(申请号200720075526.1)公布了一种往复挤压装置,可实现连续的反复挤压加工,但变形不均匀,导致组织也不均匀;单道次变形量较小,组织细化能力较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往复挤压墩粗制备块体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装置,通过采用整体式模具,使其简化模具结构,易于取料操作,提高加工效率,提高组织细化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压杆、凹模、下压杆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凹模为整体式结构,凹模开设有挤压型腔,挤压型腔由上模腔和下模腔组成,上模腔和下模腔截面形状为矩形,上模腔和下模腔交错布置,在交错界面形成挤压剪切台阶;上压杆置于上膜腔中,下压杆置于下膜腔中;凹模放置在底座上,底座中心有圆形凹槽,下压杆置于底座的圆形凹槽中。
所述底座,其上表面设有定位凸台,用于固定凹模。
所述上模腔和下模腔,其尺寸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待加工坯料和凹模加热到预定温度,将坯料放入上模腔,在上压杆的作用下,坯料沿上模腔进入下模腔,在剪切台阶处产生挤压剪切变形,当变形后的坯料遇到下压杆的阻挡后,坯料发生镦粗,直至上压杆把坯料全部挤压入下模腔,材料正好把下模腔充满,第一道次挤压结束,然后将凹模上下翻转,下压杆变为上压杆,下模腔变为上模腔,重复上一道工序,反复进行直至获得所需应变量后,将上压杆和下压杆移走,将材料顶出凹模,获得超细晶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整体式凹模,消除飞边、降低挤压力;配套的底座使得往复挤压在单缸压机上就能实现;本实用新型可以制备纯金属、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等超细晶材料,具有晶粒细化能力强,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普及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向半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往复挤压墩粗制备块体超细晶金属材料的装置,本实施例包括:上压杆1、凹模2、下压杆3和底座4,其特征在于:凹模2为整体式结构,凹模2开设有挤压型腔,挤压型腔由上模腔5和下模腔7组成,上模腔5和下模腔7截面形状为矩形,上模腔5和下模腔7交错布置,在交错界面形成挤压剪切台阶6;上压杆1置于上膜腔5中,下压杆3置于下膜腔7中;凹模2放置在底座4上,底座4中心有圆形凹槽,下压杆3置于底座4的圆形凹槽中。
所述底座4,其上表面设有定位凸台8,用于固定凹模2。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首先将待加工坯料和凹模2加热到预定温度,将坯料放入上模腔5,在上压杆1的作用下,坯料沿上模腔5进入下模腔7,在剪切台阶6处产生挤压剪切变形,当变形后的坯料遇到下压杆3的阻挡后,坯料发生镦粗,直至上压杆1把坯料全部挤压入下模腔7,材料正好把下模腔7充满,第一道次挤压结束,然后将凹模2上下翻转,下压杆3变为上压杆1,下模腔7变为上模腔5,重复上一道工序,反复进行直至获得所需应变量后,将上压杆1和下压杆3移走,将材料顶出凹模2,获得超细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林金保,未经太原科技大学;林金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5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挤压润滑玻璃垫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管生产线中的打头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