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型汽车中桥锥齿轮轴承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74459.6 | 申请日: | 2014-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6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华;徐安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5/00 | 分类号: | F16C35/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 |
| 地址: | 40112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汽车 中桥 齿轮 轴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重型汽车中桥,尤其涉及一种重型汽车中桥锥齿轮轴承座。
背景技术
重型汽车中桥锥齿轮轴承座的作用是安装主动锥齿轮轴承以及主动锥齿轮,在轴承座上设计油道结构是为了让机油能够进入轴承座内部,以使主动锥齿轮轴承能被润滑良好,同时让机油带走轴承转动产生的热量,避免轴承因为过热产生烧蚀。
现有技术中,重型汽车中桥锥齿轮轴承座普遍采用单油道的结构,进入轴承座内部的机油循环能力很差,在重载荷工况下易产生轴承座内部油温过热,主动锥齿轮轴承润滑不佳,进而增加了中桥主动锥齿轮轴承产生烧蚀质量问题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重型汽车中桥锥齿轮轴承座,包括座体,其改进在于:所述座体内孔从左至右依次形成第一安装段、第一储油腔段、第二储油腔段和第二安装段;第一安装段内径大于第一储油腔段,第一安装段和第一储油腔段之间通过锥面平滑过渡,第一储油腔段和第二储油腔段之间设置有环形凸起,第二储油腔段内径小于第二安装段,第二储油腔段和第二安装段之间通过锥面平滑过渡;第一储油腔段范围内设置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第一油道连通第一储油腔段和座体外表面,第二油道连通第一储油腔段和座体外表面;第二储油腔段范围内设置有第三油道,第三油道连通第二储油腔段和座体外表面;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沿座体周向分布;座体表面靠近第一油道端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形成挡油板。
如图1所示,使用时,在第一安装段和第二安装段内各设置一个轴承,然后将主动锥齿轮穿套在两个轴承内,主动锥齿轮中部、两个轴承之间的位置处还设置有轴承隔套,轴承隔套与环形凸起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轴承未工作时,机油已通过油道进入第一储油腔段和第二储油腔段内了,轴承开始转动后,第一储油腔段和第二储油腔段内蓄积的机油能够从轴承滚子间隙被向外吸出,然后又通过三条油道进入轴承座内,如此循环,对轴承起到润滑和降温的作用,相比于单油道结构,三条油道可以提高机油循环的效率,并且三条油道的位置较为分散,散热效果更好;另外,为了增加进入轴承座内的机油量,本实用新型还在座体上设置了挡油板,挡油板可以将飞溅起的机油挡进第一油道内,增加第一油道的进油量。
优选地,所述座体外表面中部设置有法兰盘,第一油道、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的外端口位于法兰盘的同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提高主动锥齿轮轴承的润滑效果,改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本实用新型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名称分别为:座体1、第一安装段1-1、第一储油腔段1-2、第二储油腔段1-3、第二安装段1-4、环形凸起1-5、凸起1-6、法兰盘2、主动锥齿轮轴承3、主动锥齿轮4、第一油道A、第二油道B、第三油道C。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重型汽车中桥锥齿轮轴承座,包括座体1,所述座体1内孔从左至右依次形成第一安装段1-1、第一储油腔段1-2、第二储油腔段1-3和第二安装段1-4;第一安装段1-1内径大于第一储油腔段1-2,第一安装段1-1和第一储油腔段1-2之间通过锥面平滑过渡,第一储油腔段1-2和第二储油腔段1-3之间设置有环形凸起1-5,第二储油腔段1-3内径小于第二安装段1-4,第二储油腔段1-3和第二安装段1-4之间通过锥面平滑过渡;第一储油腔段1-2范围内设置有第一油道A和第二油道B,第一油道A连通第一储油腔段1-2和座体1外表面,第二油道B连通第一储油腔段1-2和座体1外表面;第二储油腔段1-3范围内设置有第三油道C,第三油道C连通第二储油腔段1-3和座体1外表面;第一油道A、第二油道B和第三油道C沿座体1周向分布;座体1表面靠近第一油道A端口的位置处设置有凸起1-6,所述凸起1-6形成挡油板。
进一步地,所述座体1外表面中部设置有法兰盘2,第一油道A、第二油道B和第三油道C的外端口位于法兰盘2的同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44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热式X光管连接轴连轴承
- 下一篇:轴承预紧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