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共挤膜生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74065.0 | 申请日: | 2014-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9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合思;杨颀;杨宜民;杨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一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7/88 | 分类号: | B29C47/88 |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共挤膜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压膜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共挤膜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吹膜挤压机用于生产制造塑料包装和塑料薄膜,当材料变成熔融状后,经流道进入模芯,然后延伸和扩展到口模处,通过空气的压力作用于径向直径厚度,现在的生产时通过一台或多台鼓风机,为内部熔融物提供一个可以冷却的介质,降低熔化物质吸收的热量,加快材料从熔融状态回到结实状态的变化,但是这样的生产方式无法定位出模泡的直径和厚度,更加无法了解空气在膜泡的内表面流动所吸收热量的多少,因此就需要人工通过实际工作经验进行操作和判断,这样就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了产品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共挤膜生产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风箱上设置罩体,并在罩体内设置风环和小风环,以此来达到快速、高效冷却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共挤膜生产装置,包括风箱、风管、感应装置、罩体、风环和小风环,在风箱的侧面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风箱顶部设有风环,风环顶部设有罩体,在罩体内设有风管,风管的底部插入到风箱内并与出风口相连接,在罩体内的风管上套有小风环,小风环设置在罩体底部,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分别与风环和小风环相连通,在罩体的顶部设有感应装置。
所述风环上设有风环口,风环口与罩体相连通,在风环上设有若干根连接管,连接管一端与风环相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风箱相连接。
所述风管的上部侧面上设有若干个进风口。
所述感应装置为超声波感应器,超声波感应器至少为三个,超声波感应器设置在罩体的外侧面上,超声波感应器呈正多边形结构。
所述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和出风口上均设有阀门和流量统计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膜生产装置,包括固定座、模芯、模芯体、模块和加热装置,通过在风箱上设置罩体,并在罩体内设置风环和小风环,以此来达到快速、高效冷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膜生产装置,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有效的控制了进风量和出风量,并通过感应装置测量产品的生产数据,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节省了人力,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管;2、超声波感应器;3、小风环;4、风环口;5、风环;6、连接管;7、出风口;8、阀门;9、第一进风口;10、第二进风口;11、风箱;12、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膜生产装置,包括风箱11、风管1、感应装置、罩体12、风环5和小风环3,在风箱11的侧面设有第一进风口9、第二进风口10和出风口7,风箱11顶部设有风环5,风环5顶部设有罩体12,在罩体12内设有风管1,风管1的底部插入到风箱11内并与出风口7相连接,在罩体12内的风管1上套有小风环3,小风环3设置在罩体12底部,第一进风口9和第二进风口10分别与风环5和小风环3相连通,在罩体12的顶部设有感应装置;所述风环5上设有风环口4,风环口4与罩体12相连通,在风环5上设有若干根连接管6,连接管6一端与风环5相连接,连接管6的另一端与风箱11相连接;所述风管1的上部侧面上设有若干个进风口;所述感应装置为超声波感应器2,超声波感应器2至少为三个,超声波感应器2设置在罩体12的外侧面上,超声波感应器2呈正多边形结构;所述第一进风口9、第二进风口10和出风口7上均设有阀门8和流量统计器。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层共挤膜生产装置,在使用时,外冷风通过鼓风机由第一进风口9和第二进风口10分别进入到风箱内,冷风通过连接管分别进入到风环5和小风环4内,风环5出来的风通过风环口4进入到罩体12内,小风环4通过小风环口吹出,风吹到风管1上部的时候,通过风管1上部的进风口进入风管1内部,再从风箱11上的出风口7内排出,从而在罩体12内起到冷却的作用,而罩体12上部的感应装置可以准确的检测出被测膜泡的直径,而进风口和出风口7上的阀门8和流量统计器能很好的反应出风的大小,并将检测的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指标参数进行自动调节进风的大小和排风的量。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一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一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40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