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减震轴承填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73708.X | 申请日: | 2014-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5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戴学利;王苏平;周云;牛建平;洪六辉;王建平;陈艳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八环轴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43/06 | 分类号: | F16C4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张宇娟 |
| 地址: | 31805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减震 轴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填加汽车减震轴承钢球的填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轴承是各类机械的重要基础零部件,主要起支撑作用或者用于传递动力等。汽车减震轴承随车型的不同有各种结构形式,品种繁多,规格复杂,且由于每一种汽车减震轴承的批量不大,所以,目前减震轴承的装配工作一般是以手工装配形式完成的,尤其是在填加钢球时,工作人员填装完成后需检查钢球数量是否与目标数量要求一致,且此装配过程中没有预防漏球装置,装配质量无法保证,生产效率低,且由于人工成本大,产品的效益值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自动填加汽车减震轴承钢球的填球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减震轴承填球装置,包括设有通孔的填球座及用于装放钢球的输球管,所述填球座的下部与减震轴承下盖适配,所述填球座的周向上设有与用于安装钢球的滚道对应的通槽,所述输球管的下端部位于所述通槽的上方。
将钢球装入输球管内,钢球从输球管下端部输出后落在通槽内,通过通槽的导向作用落在滚道上。控制输球管每次输出钢球的数量和时间间隔,即可准确控制每个下盖上装配的钢球数量。
优选的,所述通槽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填球座上部的弧形上通槽,及设置在所述填球座下部且与所述上通槽连通的弧形下通槽,所述相邻下通槽之间通过弧形过渡槽连通。
钢球从输球管输出后经上通槽、下通槽落至滚道上,通过过渡槽能在滚道上来回滚动,使钢球排满滚道,完成钢球装配工作。
优选的,所述上通槽的截面形状呈倒梯形,所述上通槽顶部宽度较底部宽度大,且所述上通槽底部宽度较钢球直径大。
上通槽呈倒梯形,且上通槽顶部的宽度较大,便于钢球顺利落入上通槽内,钢球落入上通槽后顺着上通槽倾斜的侧壁落至上通槽底部。
优选的,所述下通槽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下通槽的宽度较所述上通槽底部宽度小且较钢球直径大。下通槽具有导向作用,下通槽的底部与滚道对应,钢球从上通槽落入下通槽后,最后落在滚道上。
优选的,所述过渡槽的截面形状呈半圆形,且所述过渡槽的直径较钢球直径大。由于上通槽和下通槽均呈弧形,为了使钢球能够在滚道上排满,在相邻的下通槽之间设置过渡槽,则钢球落在滚道上以后能在滚道上滚动,装配完成后,使钢球均匀排满滚道,满足钢球填加要求。
优选的,所述输球管的下端部设有可开闭的球门。通过该球门能方便控制钢球输出动作的起止。
优选的,所述填球座及所述输球管的材料均为黄铜。填球座和输球管均采用黄铜,由于黄铜的硬度较钢球硬度小,填加钢球时能避免钢球表面磕碰受损,使钢球表面满足汽车减震轴承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阶梯形孔,且所述通孔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由于填球座采用黄铜制作,其成本较普通合金钢或者碳素钢大,将通孔设置成阶梯形孔,能尽量减小填球座的体积,进而减小材料用量,节约装置整体的成本。另外,阶梯形的通孔能更好的满足填球座和汽车减震轴承下盖的配合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减震轴承填球装置,整体结构简单,通过输球管和填球座的配合,能将钢球快速、顺利地装配在下盖的滚道上,有效节约钢球填加工作需要的时间,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附加成本,提高产品的效益值。对于钢球型号和滚道型号相同的汽车减震轴承,能用同一填球座进行填加;对于不同规格或型号的汽车减震轴承,只需更换相应的填球座即可继续进行钢球填加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填球座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利用填球座和输球管配合安装钢球时的示意图。
图中,1-填球座,11-通孔,12-上通槽,13-下通槽,14-过渡槽,2-输球管,3-钢球,4-下盖,41-内挡圈,42-外挡圈,5-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减震轴承填球装置中填球座1和输球管2的结构示意图。
填球座1的轴向中心设有呈阶梯形的通孔11,且通孔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填球座的下部与汽车减震轴承的下盖4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八环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八环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3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