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流抑尘卸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64873.9 | 申请日: | 2014-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9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春;刘爱成;白昌先;牛建斌;郝建仁;杜敏;陆银宏;段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锅炉集团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16 | 分类号: | B65G47/16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郭海燕 |
| 地址: | 03002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流 卸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型涉及带式输送机转运处卸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回流抑尘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基于燃煤火力发电厂中带式输送系统输送过程中在转运点产生大量的煤尘污染,对周边大气环境造成巨大危害,直接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通过对现今带式输送系统扬尘问题的调研,发现带式输送系统主要扬尘、逸尘点在转载处,其中卸料装置处扬尘较为严重,不能满足抑尘、降尘要求。目前因安装空间所限不能倾斜布置时,卸料装置因其结构因素造成其卸料处扬尘较严重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的燃煤火力发电厂中卸料装置扬尘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回流抑尘卸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回流抑尘卸料装置,包括外壳,其中:在外壳内部设置带有网孔的内壳,内壳与外壳之间用撑架固定并形成空腔,在内壳的入口处设置分流挡板,并在内壳内分流挡板的下方设置Ⅰ号挡板和Ⅱ号挡板,在内壳内Ⅰ号挡板的下方设置有转动轴,在内壳内转动轴的上方设有护板,在转动轴上设有调节筛,在转动轴的一端设有筛条调节手柄,所述筛条调节手柄通过设置在外壳侧面的定位杆固定,转动轴与调节筛的轴向游动通过挡套与内壳、外壳的联接套管内端面定位,在转动轴靠近筛条调节手柄的一端设有透盖,所述透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上,在转动轴的另一端设有闷盖,所述闷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外壳的两端设置连接法兰或者吊耳以便拆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煤从进口落下时,经过分流挡板,落到挡板,受到阻挡,而减速沿挡板缓慢溜下,部分带尘气体返至内壳档板下方内壳侧壁的网孔,煤继续往下落到挡板,又一部分带尘气体返至内壳档板下方内壳侧壁的网孔,另外分流板下方内壳侧壁亦设有网孔,分流挡板下方阻挡部上扬的部分带尘气体,并使其进入其下方的的网孔。这样带尘气体通过内壳网孔经扩容(循环)节流阻尼,将气体速度降下来,尘粒飞扬得到很好抑制,而且通过筛条的作用,将大小颗粒煤分层上大压小布置到下方皮带上。这样达到抑尘、降尘的效果。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壳空腔设置,形成扩容节流阻尼作用,而有效地阻挡粉尘的外泄;由于采用了分流板、挡板及挡板形式,将落下的煤阻挡缓冲,且空腔吸纳带尘气体,筛条的设置可使煤颗粒大小分层以便大颗粒煤将细颗粒粉煤压到皮带底层,不致粉状煤飞扬,并可根据情况通过调整手柄调整筛条角度以使粒状煤达到与皮带运行速度相匹配的分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回流抑尘卸料装置,包括外壳3,在外壳3内部设置带有网孔的内壳4,内壳4与外壳3之间用撑架14固定并形成空腔,在内壳4的入口处设置分流挡板6,并在内壳4内分流挡板6的下方设置Ⅰ号挡板5和Ⅱ号挡板7,在内壳4内Ⅰ号挡板5的下方设置有转动轴10,在内壳4内转动轴10的上方设有护板2,在转动轴10上设有调节筛1,在转动轴10的一端设有筛条调节手柄9,所述筛条调节手柄9通过设置在外壳3侧面的定位杆8固定,定位杆8将调节筛1调整并固定好适当的筛分角度,转动轴10与调节筛1的轴向游动通过挡套12与内壳4、外壳3的联接套管内端面定位,且转动轴10通过联接套管滑动轴承形式支承,在转动轴10靠近筛条调节手柄9的一端设有透盖11,所述透盖11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3上,在转动轴10的另一端设有闷盖13,所述闷盖13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3上,透盖11和闷盖13用以保证转动轴10转动时的密封,在外壳3的两端设置连接法兰15和吊耳16以便拆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锅炉集团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锅炉集团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48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铝片整理机
- 下一篇:一种管件上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