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牵引杆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6824.2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7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欣;李林杰;李伟伟;勾兴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齐车集团方圆工模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6 | 分类号: | B22C7/06;B22C9/02;B22C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16100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 铸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铸造生产牵引杆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牵引杆为轨道货车的连接部分,其作用是代替车钩对车厢进行连接,由于其可装卸性及方便性方面的优势,普遍用于轨道货车连接,每年都有大量的使用。
请参考图1、图2、图3,图1为牵引杆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牵引杆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牵引杆的A-A视图。
从整体来看,牵引杆1'的外形呈长条形,其杆身内部为中空的型腔2',在横截面上呈“口”字形,两端为钩尾3',并在钩尾3'上设有销孔4',顶面和底面上具有多个与型腔连通的减重孔5',牵引杆通常采用浇铸的方法加工制造而成,因此浇铸是生产牵引杆非常重要的环节。
现有技术中,牵引杆的浇铸模具设计不合理,不能很好的满足产品批量生产的需求,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缺陷率较高。
此外,模具组装和拆卸不便,生产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模具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引杆铸造模具。该模具能够满足产品批量生产需求,保证铸造产品质量,减少产品铸造缺陷,提高生产效率和节约工装成本,降低劳动强度,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牵引杆铸造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芯盒,
所述上模的形状与牵引杆上半体的整体外形相一致,其钩尾处具有对应于钩尾芯子的上半芯座成型部,销孔处具有对应于销孔芯子的上端芯座成型部,减重孔处具有对应于型腔减重孔芯子的上端芯座成型部;
所述下模的形状与牵引杆下半体的整体外形相一致,其钩尾处具有对应于钩尾芯子的下半芯座成型部,销孔处具有对应于销孔芯子的下端芯座成型部,减重孔处具有对应于型腔减重孔芯子的下端芯座成型部;
所述芯盒包括第一芯盒、第二芯盒、第三芯盒以及第四芯盒,其中所述第一芯盒的内腔与钩尾芯子形状相一致;
所述第二芯盒的内腔与销孔芯子形状相一致;
所述第三芯盒的内腔与后型腔减重孔芯子的二分之一相一致;
所述第四芯盒的内腔与前型腔减重孔芯子的二分之一相一致。
优选地,所述第一芯盒包括芯盒框及位于其内部以组合的方式形成其内腔的活块;
所述活块包括第一活块,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后侧,形成内腔的后侧面;第二活块,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前侧,形成内腔的前侧面;第三活块,分为两个半体,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左侧,形成内腔的左侧面;第四活块,分为两个半体,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右侧,形成内腔的右侧面;第五活块,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底部的中央位置,形成内腔的底面。
优选地,所述芯盒框的装砂口呈“V”字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芯盒包括芯盒框及位于其内部以组合的方式形成其内腔的活块;
所述活块包括第一活块,分为左右对合的两个半体,其对合后形成的腔体对应于所述销孔芯子的成形面及上端芯头;第二活块,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底部,对应于所述销孔芯子的下端芯头。
优选地,所述第三芯盒包括芯盒框及位于其内部以组合的方式形成其内腔的底型板和活块;
所述底型板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底部,对应于所述后型腔减重孔芯子的顶面;
所述活块包括第一活块,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后侧,对应于所述后型腔减重孔芯子的后侧面;第二活块,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前侧,对应于所述后型腔减重孔芯子的前端面;第三活块,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左侧,对应于所述后型腔减重孔芯子的左侧面;第四活块,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右侧,对应于所述后 型腔减重孔芯子的右侧面;
还包括衬套,分两个半体嵌套于所述底型板对应于减重孔的孔位中。
优选地,所述第四芯盒包括芯盒框及位于其内部以组合的方式形成其内腔的底型板和活块;
所述底型板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底部,对应于所述前型腔减重孔芯子的顶面;
所述活块包括第一活块,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后侧,对应于所述前型腔减重孔芯子的后端面;第二活块,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前侧,对应于所述前型腔减重孔芯子的前侧面;第三活块,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左侧,对应于所述前型腔减重孔芯子的左侧面;第四活块,位于所述芯盒框的右侧,对应于所述前型腔减重孔芯子的右侧面;
还包括衬套,分两个半体嵌套于所述底型板对应于减重孔的孔位中。
优选地,所述上模与下模的数量均为三个,分别平行布置于上模底板和下模底板,其中一个上模设有独立的浇道;另外两个上模设有共用的浇道,其互联的两个横浇道位于杆身部位的三分之一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齐车集团方圆工模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齐齐哈尔齐车集团方圆工模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6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度葡萄酒蒸馏、杀菌、灌装一体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防盗主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