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盐碱化地区绿化带土壤改良及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31023.9 | 申请日: | 2014-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4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周青云;王仰仁;李松敏;屈艳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25/00 | 分类号: | A01G25/00;A01G1/00;E03B3/02;E03B5/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郑乘澄 |
| 地址: | 30038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盐碱化 地区 绿化带 土壤改良 雨水 收集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化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碱化地区绿化带土壤改良及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地还有相当面积的盐碱地尚未得到改良和利用,随着全球灌溉面积的增大,土壤次生盐渍化有日趋严重的趋势。中国是一个盐渍土分布广泛的国家,土壤盐渍化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区。传统的漫灌和只灌不排的灌溉方式,通常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土壤底层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集聚在表层土壤中,当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时,形成盐碱灾害。
滨海地区土壤盐渍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地下水的影响。由于地下水超采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沙质和基岩裂隙海岸地带发生海水入侵,在有咸水分布的地区出现咸水边界向淡水区移动。由于海水入侵,导致了滨海地区地下水含盐量过高。而我国北方地区较为干旱,地下水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蒸发后,便留下盐分。经过累积,土壤含盐量持续升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多数地区采取了蓄淡压盐、大定额垂直灌溉等方法来压盐。其结果是土壤盐分有所下降,但是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正是由于土壤盐分较高,使得植物不能正常生长,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一批绿化带植物。普通的灌溉方式是用绿化车撒水车进行不定量的灌溉。这种灌溉方式造成水的大量浪费。喷灌等其他的节水灌溉系统会比常规灌溉节约水资源,但达不到降低土壤盐分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隔绝地下水中的盐分向地表聚集、改良土壤盐碱性、充分收集利用雨水、节约灌溉水源的盐碱化地区绿化带土壤改良及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盐碱化地区绿化带土壤改良及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从下方包覆住绿化带土层、将该部分土层与下层土壤隔离开来的多段隔水层以及沿绿化带布置的多个集水井;在由隔水层包覆的每段绿化带土层的底部均设有排水暗管,排水暗管的一端封闭在该段绿化带土层内、另一端由隔水层伸出并连通至就近的集水井内;还包括设于绿化带两侧路面的集水渠,所述集水渠与就近的集水井连通;还包括多个由集水井向外部泵水对绿化带进行灌溉的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的盐碱化地区绿化带土壤改良及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隔水层的设置有效地将绿化带土层与周围盐碱土壤进行隔离,隔绝了地下水上升的通道,阻止了盐分向地表聚集。与集水井连通的排水暗管的设置实现了通过一次大定额灌水将绿化带土层中的盐分进行淋洗排出、改良土壤盐碱度的目的,同时对多余渗水进行收集。与集水井连通的集水渠的设置实现了对雨水的收集。集水井收集的雨水和多余渗水构成了灌溉水源,在水泵的加压作用下对绿化带进行灌溉并实现循环利用,节约了灌溉水源。
优选地:所述隔水层选取为热塑性聚氨酯膜材质。
优选地:所述排水暗管选取为曲纹集水暗管材质,由位于绿化带土层的内端至位于集水井的外端设有坡度,坡度值为0.2%-0.3%。
优选地:所述集水渠的底部由远离集水井的外端至与集水井连通的内端设有底坡,坡度值为0.05%-0.1%。
优选地:所述隔水层的数量与集水井的数量相等,两者一对一匹配。
优选地:所述集水井的数量小于隔水层的数量,每个集水井与大于等于1个隔水层匹配。
优选地:所述水泵的数量等于集水井的数量,两者一对一匹配,水泵设置于集水井内。
优选地:所述水泵为移动式结构形式,沿绿化带移动并选择性地加装到集水井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排水暗管;2、隔水层;3、水泵;4、集水井;5、集水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从下方包覆住绿化带土层、将该部分土层与下层土壤隔离开来的多段隔水层2以及沿绿化带布置的多个集水井4。
在由隔水层2包覆的每段绿化带土层的底部均设有排水暗管1,排水暗管1的一端封闭在该段绿化带土层内、另一端由隔水层2伸出并连通至就近的集水井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310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园林绿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植树木的地下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