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防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16985.7 | 申请日: | 2014-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8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佳;曾春贵;曹钊;胡杰;蔡翼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21/015 | 分类号: | E21B21/0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2320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煤矿钻孔施工过程中的防尘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负压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钻孔过程中出现垮孔或抱钻事故,现有煤矿井下通常采用压风排渣钻孔技术,但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严重恶化了井下作业环境,而恶劣的作业环境严重威胁着矿工的身体健康以及人身安全。
现有防尘技术中,通过在孔口加设环形喷雾以及在钻孔施工的下风侧设置全断面净化水幕以达到防尘效果。但现有防尘技术中,由于压风排渣过程中粉尘的涌出速度较快,并且喷雾以及水幕比较稀薄,因此,现有的防尘技术对涌出速度快的粉尘的防尘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压防尘装置,该装置的防尘效力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压防尘装置,包括:捕尘器、粉尘过滤器以及隔膜泵,其中,所述捕尘器的壁上设有负压接口;所述粉尘过滤器,包括:第一容水器以及第二容水器,其中,所述第一容水器与所述第二容水器之间设有导通孔,所述第一容水器上部设有第一接口,所述第二容水器上部设有第二接口;所述隔膜泵包括:压缩空气进气口、压缩空气排气口以及净化气体排气口;
其中,所述负压接口与所述第一接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路连接,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压缩空气排气口通过第二连接管路连接;
其中,所述隔膜泵用于使所述压缩空气排气口产生负压,以使所述粉尘过滤器以及所述捕尘器处于负压状态;
所述捕尘器用于当所述捕尘器处于负压状态时捕捉粉尘;
所述粉尘过滤器用于当所述粉尘过滤器处于负压状态时通过所述粉尘过滤器中的过滤水去除由所述捕尘器捕捉到的粉尘;其中,所述粉尘过滤器处于负压状态时,所述第一容水器的过滤水液位高度低于所述导通孔的高度,所述第二容水器的过滤水液位高度高于所述导通孔的高度。
可选地,所述粉尘过滤器上设有过滤水接口,所述过滤水接口用于为所述粉尘过滤器添加过滤水。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水器与所述第二容水器的下部分别设有污水排出口,所述污水排出口用于排出污染的过滤水。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水器与所述第二容水器的非公共侧壁上设有检修窗,所述检修窗用于对所述粉尘过滤器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防尘装置,包括:捕尘器、粉尘过滤器以及隔膜泵,其中,所述隔膜泵用于使所述压缩空气排气口产生负压,以使所述粉尘过滤器以及所述捕尘器处于负压状态;所述捕尘器用于当所述捕尘器处于负压状态时捕捉粉尘;所述粉尘过滤器用于当所述粉尘过滤器处于负压状态时通过所述粉尘过滤器中的过滤水去除由所述捕尘器捕捉到的粉尘;其中,所述粉尘过滤器处于负压状态时,所述第一容水器的过滤水液位高度低于所述导通孔的高度,所述第二容水器的过滤水液位高度高于所述导通孔的高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负压防尘装置处于负压吸附状态,从而能对涌出速度快的粉尘也可以及时捕捉,捕尘效率高,同时采用过滤水去除粉尘,除尘效果显著,因此,防尘效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压防尘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粉尘过滤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负压防尘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负压防尘装置可以包括:捕尘器1、粉尘过滤器2以及隔膜泵3,其中,捕尘器1的壁上设有负压接口4;粉尘过滤器2,包括:第一容水器5以及第二容水器6,其中,第一容水器5与第二容水器6之间设有导通孔7,第一容水器5上部设有第一接口8,第二容水器6上部设有第二接口9,可选地,导通孔7的位置可以为第一容水器5与第二容水器6之间公共侧壁的中下部;隔膜泵3包括:压缩空气进气口10、压缩空气排气口11以及净化气体排气口12。其中,负压接口4与第一接口8通过第一连接管路13连接,第二接口9与压缩空气排气口11通过第二连接管路14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管路13及第二连接管路14可以为胶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69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稠油井调剖注入系统
- 下一篇:一种液压钻机机械臂夹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