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变中心距齿轮副传动的圆盘剪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14105.2 | 申请日: | 2014-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8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 发明(设计)人: | 董义君;陶有能;朱志;李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19/04 | 分类号: | B23D19/04;B23D33/00;B23Q5/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中心 齿轮 传动 圆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钢精整作业领域中的动力圆盘剪,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变中心距齿轮副传动的圆盘剪。
技术背景
圆盘剪的全称为圆盘式剪切机。圆盘剪通常设置在带钢精整作业线上,用来将运动着的带钢的纵向边缘切齐或切成窄带钢,使剪后的带钢边部整齐、精确、无毛刺。圆盘剪的刀片是上下两片旋转的圆盘,因而可以连续纵向剪切运动着的钢板或钢带。刀片固定在刀轴的外伸端部。剪切时,圆盘剪刀轴旋转,刀片剪切点的线速度等于带钢的运动速度做连续的圆周运动,形成了一对无端点的剪切。
按传动方式,圆盘剪可分为拉剪和动力剪。拉剪即刀片的转动没有传动装置,由剪前、剪后张力辊等设备将带材拉过圆盘剪进行剪切。动力剪即有独立的电机作为动力源自主旋转。剪切传动系统使圆盘刀片实现相对等速运动,即上下刀片等速转动。为保证上下刀片严格按照定速比传动,通常采用一个动力源同时驱动上下刀片的刀轴。
刀片重叠量调整机构(即蜗轮蜗杆装置)可根据带钢厚度等参数调整上下刀片的重叠量。通常采用螺旋升降机或者上刀轴(或下刀轴)外套偏心轴套,调整偏心轴套角度(另一刀轴径向方向固定)等结构实现上刀片压下(或下刀片压上)调整,即重叠量的调整。
刀片侧向间隙调整机构(即蜗轮蜗杆装置)根据带钢厚度和强度等参数调整上下刀片的侧向间隙。通常通过沿轴线串动下刀轴(或上刀轴),另一刀轴沿轴线方向不动,以实现刀片侧隙的调整。
因此,上下刀轴轴线中心距是变动可调的,需要实现变中心距、恒速比(角速度比值为1)、旋向相反的传动。为实现该要求,工程应用中主要采用了两种结构形式 (以下说明以下刀轴可沿轴线串动调整刀片侧隙,上刀轴上下移动调整刀片重叠量为例说明,反之亦然) :
(1) 通过介轮传动:从上往下依次为上刀轴、介轮轴、输入轴、下刀轴(轴线不在同一铅垂面内),各轴上均装有齿轮。输入轴上的齿轮,分别与下刀轴上的齿轮、介轮轴上的齿轮啮合,介轮轴上的齿轮还与上刀轴上的齿轮啮合。其中输入轴、下刀轴的轴线位置固定,上刀轴轴线位置根据刀片重叠量要求调整其位置,介轮轴根据齿轮啮合要求调整其位置。上刀轴轴线位置根据刀片重叠量要求调整位置后,调整介轮轴的位置,保证介轮轴上的齿轮与输入轴上的齿轮、上刀轴上的齿轮中心距不变,实现正确啮合。这种结构存在的缺点有:①齿轮轮系较复杂,为实现上下刀轴的反向旋转,增设了两个中间齿轮(即介轮轴和输入轴上的齿轮);②介轮轴位置精度要求高,位置调整装置较复杂。③整个传动机构径向尺寸大,传动箱体尺寸大。
(2)采用平带传动:从上往下依次为上刀轴、下刀轴、转向轴一(起增大平带包角的作用)、转向轴二(带张紧功能),各轴上均装有皮带轮,其中下刀轴为输入轴。皮带缠绕方式:正向缠绕上刀轴上的带轮,再反向缠绕下刀轴上的带轮,然后正向缠绕转向轴一上的带轮,正向缠绕转向轴二上的带轮,最后回到上刀轴上的带轮处。其中下刀轴、转向轴一的轴线位置固定,上刀轴轴线位置根据刀片重叠量要求调整其位置,转向轴二根据皮带张紧要求调整轴线的位置,实现皮带的张紧。这种结构存在的缺点有:①带轮轮系较复杂,为实现上下刀轴的反向旋转,平带在带轮上双向缠绕,皮带受双向弯曲,皮带寿命短且更换困难;②带传动有弹性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③带传动效率较低(相对齿轮传动来说),单级带传动效率90%左右;④带张紧轮装置后对轴的压力比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变中心距齿轮副传动的圆盘剪,该圆盘剪结构简单、尺寸小,传动效率和精度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变中心距齿轮副传动的圆盘剪,它包括机架、上刀轴、下刀轴、偏心轴套和同心轴套;所述偏心轴套和同心轴套分别套在上刀轴和下刀轴的中部,所述上刀轴和下刀轴的前端分别设有上刀片和下刀片;所述偏心轴套和同心轴套均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偏心轴套上安装有用于使其旋转的重叠量调整蜗轮,所述同心轴套上安装有用于使其轴向移动的侧隙调整蜗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轴的后端设有上变中心距齿轮,所述下刀轴上设有与上变中心距齿轮相啮合的下变中心距齿轮,所述下变中心距齿轮是主动齿轮;转动时,所述上变中心距齿轮与下变中心距齿轮的角速度相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刀片重叠量调整机构为上刀轴,刀片侧隙调整机构为下刀轴,反之亦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14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