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05749.5 | 申请日: | 2014-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8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马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G01F19/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 地址: | 31403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取尿装置。
背景技术
尿液化验是医学上常用的检测病因的方式,常常称之为尿常规。
在尿液进行化验时,检测尿液中各成分的含量,需要对收集的尿液进行分量,即测量样品尿液的体积。由于尿液挥发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取尿后进行化验时再进行体积的测量,往往导致数据不够准确。
介于此,本文发明了一种能够在取尿时直接对所需尿液进行定量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取尿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根据需要收集定量的尿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取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一漏斗,所述漏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测量筒,所述测量筒内具有一定量腔,所述定量腔内设置有一推杆,所述推杆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个能够与定量腔内壁密封的活塞,本取尿装置还包括一溢流槽,所述溢流槽开设在所述漏斗和测量筒内,所述溢流槽的上端在漏斗内壁的中部开口,所述溢流槽的下端在定量腔底部的内壁处开口。
在取尿前,先推动推杆,使活塞位于测量筒之上,也就是说让漏斗内腔与定量腔相通,取尿时,尿液能够从漏斗处流入测量筒内,取尿完成后,拉动推杆,使活塞关闭测量筒的上端开口,然后根据所需要取得尿液的体积,适当的下拉推杆,测量筒内的尿液从溢流槽进入漏斗,活塞滑动至适当位置后,倾斜漏斗,使漏斗内的尿液倒出,留在测量筒内的尿液即为所需体积的尿液。
在上述的一种取尿装置中,所述推杆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把手。
在上述的一种取尿装置中,所述测量筒的外壁上设有刻度标记线。根据刻度线,可以快速的推动推杆,取得所需体积的尿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取尿前,先推动推杆,使活塞位于测量筒之上,也就是说让漏斗内腔与定量腔相通,取尿时,尿液能够从漏斗处流入测量筒内,取尿完成后,拉动推杆,使活塞关闭测量筒的上端开口,然后根据所需要取得尿液的体积,适当的下拉推杆,测量筒内的尿液从溢流槽进入漏斗,活塞滑动至适当位置后,倾斜漏斗,使漏斗内的尿液倒出,留在测量筒内的尿液即为所需体积的尿液。
2、在测量筒的外壁上设有刻度标记线,根据刻度线,可以快速的推动推杆,取得所需体积的尿液。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取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取尿装置的截面图。
图中,1、漏斗;2、测量筒;3、定量腔;4、推杆;5、活塞;6、溢流槽;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装置包括一漏斗1,漏斗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测量筒2,测量筒2内具有一定量腔3,定量腔3内设置有一推杆4,推杆4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个能够与定量腔3内壁密封的活塞5,本取尿装置还包括一溢流槽6,溢流槽6开设在漏斗1和测量筒2内,溢流槽6的上端在漏斗1内壁的中部开口,溢流槽6的下端在定量腔3底部的内壁处开口,在取尿前,先推动推杆4,使活塞5位于测量筒2之上,也就是说让漏斗1内腔与定量腔3相通,取尿时,尿液能够从漏斗1处流入测量筒2内,取尿完成后,拉动推杆4,使活塞5关闭测量筒2的上端开口,然后根据所需要取得尿液的体积,适当的下拉推杆4,测量筒2内的尿液从溢流槽6进入漏斗1,活塞5滑动至适当位置后,倾斜漏斗1,使漏斗1内的尿液倒出,留在测量筒2内的尿液即为所需体积的尿液。
如图1所示,推杆4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一把手7,测量筒2的外壁上设有刻度标记线,根据刻度线,可以快速的推动推杆4,取得所需体积的尿液。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57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CO2和H2的混合气体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新型雨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