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车蒙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04318.7 | 申请日: | 2014-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9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谭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宏伟 |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 地址: | 110028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 车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防护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机动车车蒙。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无论是雨雪天还是日常防护,多是用车罩将整个机动车套上全部罩住。现有的这种车罩防护形式存在着以下不足:
1.车罩体积庞大,不方便安装,更不便于携带及存储;
2.车罩结构松散,风大时很容易将车罩吹起,而且由于车罩完全固定在车体外,不防盗;
3.雨雪天后不易清理;
4.由于车罩直接接触车体,虽然阻挡了雨雪或灰尘,但夏天太阳光照射后或冬天气温较低时,车体内的仍然温度过高或感觉寒冷;
5.遇到冰雹等特殊天气,车罩无法阻挡冰雹对车体造成的损坏。
此外,现有的车罩需要将车完全罩住,在使用时,车罩上的零件很容易刮到车身,导致不必要的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车罩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车车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车蒙布、引布、弹力带、固定装置、限位挡及定位装置,其中车蒙布的一端设有限位挡,该限位挡位于机动车雨刷器下方、并通过所述雨刷器定位,所述车蒙布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车蒙布展开定位的定位装置;所述车蒙布的两侧分别设有引布,每个引布上均连接有弹力带,每条弹力带上均设有在机动车内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引布或弹力带通过关闭的车门夹紧。
其中:所述车蒙布上设有容置整个所述车蒙的收储袋;所述车蒙布为层状结构,中间层为布基,所述布基的外表面为防雨防紫外线层,所述布基的内表面均布有凸出的颗粒,该颗粒在所述车蒙蒙好后与机动车前挡风玻璃及车顶抵接;所述车蒙布分为前后两片,其中前片与机动车前挡风玻璃形状相同,后片与机动车车顶形状相同,所述后片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机动车车顶长度;
所述固定装置为挂钩,车蒙布两侧的弹力带在所述车蒙蒙好后分别拉入机动车内,两侧弹力带上的挂钩分别挂在机动车方向盘上或相互钩住固定;
所述固定装置为卡扣,车蒙布两侧的弹力带在所述车蒙蒙好后分别拉入机动车内,两侧弹力带上的卡扣卡紧固定;
所述定位装置为软性磁石,该软性磁石缝合在所述车蒙布上,并吸附在车顶部;所述车蒙布每侧的引布为一个或多个,车蒙布两侧的引布数量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车蒙美观,便于安装,定位牢固,易于使用,车蒙布两侧弹力带上的固定装置在车内固定,当机动车上锁后,不会丢失,在夏季可取代太阳挡。
2.本实用新型便于存储,折叠后可整体容置于自带的收储袋内,体积小巧,更方便携带。
3.本实用新型的车蒙布为层状结构,既可有效地防雨、抗冻、防紫外线,还可以防止冰雹对车身造成损坏,更避免了现有车罩在使用时容易刮到车身的现象,起到了保护车漆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车蒙布的布基内侧设置了多个颗粒,使布基不与车身直接接触,这样一来,即使在夏季太阳光照射,车内温度也不会过高,减少开空调,节省了能源;而且在春、秋两个季节,还可以防止车挡风玻璃上霜;而在冬季,即使是雪后,也只需要拿下车蒙抖落积雪即可立刻行车,同时颗粒还可起到保持车内温度的作用,减少了预热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车蒙布的截面图;
其中:1为车蒙布,2为引布,3为弹力布,4为挂钩,5为限位挡,6为软性磁石,7为收储袋,8为防雨防紫外线层,9为布基,10为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蒙布1、引布2、弹力带3、固定装置、限位挡5及定位装置,其中车蒙布1分为前后两片,前片与机动车前挡风玻璃形状相同,面积可与前挡风玻璃相同或大于前挡风玻璃;后片与机动车车顶形状相同,后片的长度可视情况等于或小于机动车车顶长度;本实施例的前片与车前挡风玻璃形状、面积相同,后片与车顶的形状、面积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宏伟,未经谭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43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