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腔引流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204025.9 | 申请日: | 2014-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2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理;刘莉;仝国林;丛长伟;杨根荣;张建立;张俊杰;齐慧娟;曹建西;白振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明理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严艳丽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腔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胸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心胸外科手术中,需要使用胸腔引流管引流胸腔内的气体或液体,现有的胸腔引流管,由于使用医用塑料或聚氨酯制成,材质硬,不容易受外力折弯,置入胸腔刺激肺,而且由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使用不方便,无法观察胸腔引流管的端部在胸腔中的位置,不容易在胸腔最低处引流,效果差,影响术中及术后引流效果,增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加患者的痛苦,不利于患者康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在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管,可有效解决胸腔引流管置入胸腔刺激肺,使用不方便,不容易在胸腔最低处引流及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引流管体,引流管体为医用硅胶制成的空心圆形软体管,由前段、中段和后段依次连接在一起构成的一体结构,引流管体的前段管壁上从左至右交错均布有包括首个和最后一次的多个防堵侧孔,引流管体中段的管壁内埋有螺旋形的钢丝,与钢丝长度相对应的中段外壁上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有一定的柔韧性,异物反应小,对肺的刺激小,减轻病人的痛苦;引流管不易阻塞;使用方便,容易操作,而且引流效果好,是医疗器械上的一大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引流管体,引流管体为医用硅胶制成的空心圆形软体管,由前段1、中段2和后段3依次连接在一起构成的一体结构,引流管体的前段管壁上从左至右交错均布有包括首个和最后一次的多个防堵侧孔4,引流管体中段的管壁内埋有螺旋形的钢丝5,与钢丝长度相对应的中段外壁上有刻度线6。
所述的防堵侧孔4为圆形或方形。
所述的刻度线6从最后一个防堵侧孔边缘开始,长度为30cm,每1cm为一个长度计量单位,每5cm为一单元,刻度线分别为0、5、10、15、20、25、30cm位置。
所述的钢丝5埋在引流管体内的长度与刻度线所处位置相对应,均为30cm。
所述的最后一个防堵侧孔边缘开始,在引流管体中段的管壁内埋有螺旋形的钢丝5,沿管壁长30cm。
本实用新型胸腔引流管由医用硅胶制成,具有良好的耐摩擦磨损、出色的撕裂强度和抗穿刺能、高耐水解能和抗菌污染能力,柔韧性好,异物反应小,对肺的刺激小,可以保证胸腔引流管插入合适的位置,并减轻对肺脏的刺激,减轻病人的痛苦;在引流管中段,管壁内置一段长30cm的均匀缠绕的螺旋形的抗压钢丝,抗压钢丝在引流管前段最后一个防堵侧孔末端处开始缠绕,可保证胸腔引流管在柔软弯曲的同时,不至于闭塞管腔,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可有效地吸出胸腔内的血液和液体;前段管壁上开有多孔,可有效的避免引流管阻塞;在引流管壁外有刻度显示长度(0cm至30cm),可以方便医务人员观察引流管在胸腔的长度,尾端可与胸腔引流瓶管道匹配用于术中及术后引流,使用便捷,本实用新型不但使用方便,容易操作,而且容易在胸腔最低处引流,引流效果好,是医疗器械上的一大创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明理,未经赵明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040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装配机的半成品机械手
- 下一篇:一种带提拉环的溺水急救背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