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压缩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87248.9 | 申请日: | 2014-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1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洪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序明 |
| 主分类号: | F23M9/00 | 分类号: | F23M9/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洪渊源 |
| 地址: | 362302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压缩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炉的构成配件,特别是指一种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压缩盖。
背景技术
压缩式燃烧炉属于管式加热炉中的一种,它是通过风机或者压缩机将空气鼓入燃烧池,通过点火器点燃燃料,在空气的鼓动下将火焰快速推出。现有的压缩式燃烧炉的火焰都是直接有燃烧池向外冲出的,这就会使得火焰十分集中,对锅具会产生一个冲击力,使得锅具颤动,进而产生噪音。另外,很多压缩式燃烧炉所采用的燃料为液态,在风机的强风鼓动下,部分燃油会随着气流向外冲出而未发生燃烧,这就使得燃料的利用率较低,提高使用成本,整个使用环境也常因此而存在较浓的燃料气味,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压缩盖,以克服现有的压缩式燃烧炉存在的火焰直接冲出,噪音大,燃油常燃烧不充分,燃料使用率低,使用成本高,使用环境燃料气味浓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压缩盖,包括压缩盖主体,该压缩盖主体底部设有导流槽孔,该压缩盖主体顶部设有复数个导流孔,所有导流孔均与该导流槽孔连通。
更为具体地:上述导流槽孔的槽底设有至少两个由中心向外延伸的导流条,该导流条的高度与上述导流孔的深度的比为1:2~4,优选的比例为1:3。
上述导流槽孔的深度与该导流条的高度的比为3.5~5:1,优选的比例为4:1。
上述导流孔上端部的直径与下端部的直径的比为7:7.5~8.5,优选的比例为7:8。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压缩盖直接装配于压缩式燃烧炉的燃烧池的出火口处,通过该压缩盖的阻挡,使得向外直冲的火焰发生分散,并且在导流条的分流导向作用下,火焰有序地由相邻的两条导流条之间的导流孔中喷出,火焰流得到分散,降低了火焰冲击锅具的噪音;另外,由于火焰分流过程延长了火焰在燃烧室的时间以及改变了火焰的流向,所以火焰中携带的未燃烧的燃料也会在分流过程中充分燃烧,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使用环境中的燃料气味,使用更为安全环保;最后,该压缩盖还具有储能功能,在停止燃烧炉工作后,该压缩盖还可以利用自身所储存的热量继续为锅具加热,提高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压缩盖沿A-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参照图1、图2,用于压缩式燃烧炉的压缩盖,包括压缩盖主体1,该压缩盖主体1底部设有导流槽孔10,该压缩盖主体1顶部均匀布设有复数个导流孔11,所有导流孔11均与该导流槽孔10连通。导流槽孔10的槽底设有四个由中心向外辐射延伸的导流条12。继续参照图2,导流槽孔10的深度a与该导流条12的高度b的比例为3.5~5:1时,导流条12才能起到导流作用,而当二者的比例为4:1时,导流条12所起到的导流效果最好。
另外,继续参照图2,该导流条12的高度b与上述导流孔11的深度c的比为1:3。上述导流孔11上端部的直径d与下端部的直径e的比为7:8,即导流孔11为上窄下宽的圆台型,这使得已分流的火焰更集中地加热锅具,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导流槽孔10的深度a、导流条12的高度b和导流孔11深度的比例关系以及导流孔11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压缩盖的参数关系为:导流槽孔10的深度a与该导流条12的高度b的比例为3.5:1,该导流条12的高度b与上述导流孔11的深度c的比为1:2。上述导流孔11上端部的直径d与下端部的直径e的比为7:7.5。
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二不同的地方在于导流槽孔10的深度a、导流条12的高度b和导流孔11深度的比例关系以及导流孔11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压缩盖的参数关系为:导流槽孔10的深度a与该导流条12的高度b的比例为5:1,该导流条12的高度b与上述导流孔11的深度c的比为1:4。上述导流孔11上端部的直径d与下端部的直径e的比为7:8.5。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序明,未经洪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72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燕尾槽的钢铝复合导电轨
- 下一篇: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