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防伪标签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85034.8 | 申请日: | 2014-04-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5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安盛得(北京)安全防伪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6K1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刘秀珍 |
| 地址: | 1000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防伪 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标签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安全防伪标签。
背景技术
现在有很多种防伪方法对产品进行防伪,但大部分无法赋予单个产品个性化特征,产品或防伪标签容易被大量仿造。另外,有些情况是,虽应用先进的防伪技术,但消费者无专业知识,也缺少各种先进设备来辨别真假,这样增加了消费者的辨识难度,不方便使用。电码防伪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电码防伪的原理是为每一件入网的标识设置一对唯一的序列号和密码,序列号和密码一一对应,并把这一密码储存在中心数据库中,同时建立起可靠全国各地查询电话查询系统。消费者购买到贴有电码防伪标识的商品,只需拨打电话,输入商品上的序列号,即可获得对应的密码,将其与标识上的密码对照即可知道产品的真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电码防伪查询方式已经可以是短信、网络等方式查询。
现有电码防伪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电码防伪的防伪信息和密码隐蔽性不好,一目了然,容易被不法分子简单复制;其次,电码防伪的标签容易被不法分子回收利用,给消费者和正品生产厂家造成很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伪信息和密码隐蔽性好,同时不易被回收再利用的安全防伪标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标签本体和防伪区,防伪区的厚度小于标签本体的厚度,并且两者粘结在一起;所述标签本体包括基材层、信息图案层和透明保护层,所述信息图案层内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防伪信息标签和隐形码标签;所述防伪区包括基材层,基材层上设置有活动盖板,活动盖板下方的基材层上设置有防伪密纹、序列号区;所述活动盖板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在防伪区的边缘处,并且在活动盖板的另一侧端部设置有卡扣,卡扣连接在防伪区的外侧端部。
所述RFID电子标签镶嵌在信息图案层内,并且RFID电子标签通过不干胶粘贴在信息图案层中。
所述基材层、信息图案层和透明保护层的厚度比为2:2:1。
所述信息图案层上设置有防伪安全线。
所述基材层是由塑料板制成的基材层,透明保护层是由透明薄膜制成的透明保护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设置正常情况下是隐形的,只有在使用特别的设备才能显现,密码和防伪信息隐蔽性好又不影响美观,难以被简单复制,同样的,利用活动盖板可以有效保护防伪密纹、序列号区,避免因为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安全防伪标签,包括标签本体和防伪区9,防伪区9的厚度小于标签本体的厚度,并且两者粘结在一起。所述标签本体包括基材层2、信息图案层4和透明保护层5,所述信息图案层4内设置有RFID电子标签3、防伪信息标签1和隐形码标签6。
所述防伪区9包括基材层,基材层上设置有活动盖板,活动盖板下方的基材层上设置有防伪密纹、序列号区。所述活动盖板的一侧通过转轴连接在防伪区的边缘处,并且在活动盖板的另一侧端部设置有卡扣,卡扣连接在防伪区的外侧端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RFID电子标签3镶嵌在信息图案层4内,并且RFID电子标签3通过不干胶粘贴在信息图案层4中。所述防伪信息标签上设置有防伪密纹、序列号区。
所述标签本体上的基材层2、信息图案层4和透明保护层5的厚度比为2:2:1。所述信息图案层上设置有防伪安全线7。所述基材层2是由塑料板制成的基材层,透明保护层是由透明薄膜制成的透明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安全设置正常情况下是隐形的,只有在使用特别的设备才能显现,密码和防伪信息隐蔽性好又不影响美观,难以被简单复制,同样的,利用活动盖板可以有效保护防伪密纹、序列号区,避免因为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安盛得(北京)安全防伪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绿安盛得(北京)安全防伪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850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