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脚手架承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66268.8 | 申请日: | 2014-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958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 发明(设计)人: | 任德华;李明;陈信忠;汤在虎;王军;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5/04 | 分类号: | E04G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手架 承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装置,尤其是一种附墙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脚手架承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领域中,通常采用外脚手架作为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平台与外围防护设施。现有外脚手架立杆套插在托梁上表面的立向钢筋上,托梁搁置在建筑物楼板上,并通过楼板上前、后两组预埋螺栓锚固托梁,并采用钢丝绳一端拉结托梁外端,另一端拉结在建筑物的边梁上,将托梁承受的脚手架荷载传递到建筑物上。因钢丝绳张紧力难以测算、钢丝绳质量难以控制,现行规范不允许用钢丝绳拉结托梁,使托梁成为悬挑结构,承受脚手架的荷载时易产生较大的向下挠度,且用以安装托梁的预埋螺栓受载倍增,大大降低了该系统的使用安全度,对此,用户常将托梁的截面加大、长度加长,以减少托梁的结构内力,以期提高使用安全度,但是,该种解决方案大大增加了托梁的材料重量,但使用安全性提高并不显著。因此,专利《悬挑脚手架》(公布号:CN101906870A,公布日:2010.12.08)提出改用刚性拉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但该专利申请书提供的方案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重大安全问题:1、该技术方案中的拉杆端部呈钩状,分别钩住预埋在建筑物上的吊扣和焊接在悬樑上表面的吊环。由结构力学可知,由于此处的弯钩为曲梁,其受力机理复杂,承载能力远低于环状。当上、下拉杆端部采用开口弯钩分别钩连建筑物墙面上的吊扣、悬樑上的吊环,即曲梁以开口结构承载时,开口弯钩的弯曲张口变形量较大,在使用中易于脱落,成为较大的安全隐患。如果要确保安全,必须使弯钩的尺寸远大于建筑物上的吊扣和悬樑上的吊环,但如此势必导致弯钩尺寸庞大,经济性差。针对强度差、安全度低或尺寸偏大等不利状况,在相应的各种国标、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中均指明该处应采用孔板结构连接,不宜采用开口弯钩连接结构。2、该方案中的悬梁为工字型,并通过安装螺栓将其固接在墙面上。由建筑施工经验可知,在建筑物墙面上预埋两个及以上水平孔,其中心距、高度差的预埋偏差难以控制,故以两孔难以共同安装同一构件,或导致悬樑安装后呈水平扭转状态,大大影响了安装在其上方的脚手架的垂直度。3、该方案中采用一根拉杆,容易产生以下不利情况:1)悬樑在拉杆所处截面上的内力较大;2)墙面上安装的螺栓承受的剪切力较大;3)仅有的一组拉杆副承受的拉力较大;4)悬樑的下挠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脚手架承托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使脚手架的荷载有效地传递到建筑物的墙面或梁、柱上,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同时,还可简化承托装置结构,减少施工材料用量,降低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脚手架承托装置,包括托梁和拉杆,所述拉杆为两根,其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设有弯板,该弯板左右对称地固接在建筑物墙面上,以固定拉杆;所述托梁截面为矩形管,其一端焊接有一座板,并通过一个螺栓将该座板固接在建筑物墙面上;所述托梁上还设有拉结螺母,可与拉杆的螺纹端连接,使托梁可以稳固地承载置于其上的脚手架。
进一步的,所述座板上设有一个横向长孔,使座板安装时可适应墙面上的螺栓孔的偏差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托梁上设有两根立钢管,其间距与脚手架立杆的间距相等,以便于与脚手架立杆对接;在所述两根立钢管所在截面的水平对称轴上,各设有一组水平螺栓孔,用以安装拉结托梁的拉结螺母与高强度螺栓副。
进一步的,所述立钢管根部设有排水孔,可以及时排除流入钢管内的雨水。
进一步的,所述拉结螺母包括一个圆螺母与两块对称布置在圆螺母两侧的连接板;同时,在连接板上等距离布置有多组螺栓孔,可采用高强度螺栓副将托梁与该连接板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拉结支座和U形螺栓副,该拉结支座包括孔板、拉结管和角钢,其中角钢的一个端面通过螺栓固接在建筑物墙面上,另一个端面上焊接有所述拉结管的一端,该拉结管的另一端垂直焊接在所述孔板上;所述U形螺栓副套在脚手架立杆上,并固接在所述孔板上,使脚手架拉结在建筑物墙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双拉杆吊拉托梁,使脚手架的荷载有效地传递到建筑物的墙面或梁、柱上,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同时,由于其构造简单,成本低廉,可简化悬挑结构,减少施工材料用量,降低施工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海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662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化成蓄电池自动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钢筋绑扎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