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电池防水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56361.0 | 申请日: | 2014-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友捷车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2/10;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20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 电池 防水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电池防水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自己孩子的手被一块不在充电状态的电动车电池给电糊了。从网友的跟帖中,扬子晚报记者发现,同样被电的人还很多,不少网友坦言“从没听说电池不充电也这么危险”。昨天,记者采访了解到,国家规定电动车电池上一定要有警示标注,但很多企业并未执行,导致民众对电池的危险警惕不足。而业内人士表示,国家对电动车电池插孔的设计尚无统一标准,这也让不少企业钻了空子,不给插孔加装保护装置,导致电池电人危险的存在。
记者提出做一下实验,看看碰触电动车电池的插孔究竟会发生什么。万和车辆连锁店的林师傅反复问了记者三遍“你确定?”林师傅说火花四射的场面他见过,“威力相当惊人”。
林师傅选了一块目前市场保有量最大的48V铅酸电池做实验。起初,林师傅拿了一跟末端是塑料包裹的十字起。刚准备触碰,想想还是作罢,“万一电流太大,还是会电着我”。林师傅改成用老虎钳夹着一根铁螺钉来实验。记者准备好相机,对准电池插孔处,林师傅小心翼翼地用螺钉往插孔里一放。“啪”的一声,一阵强光闪烁之后,记者感觉脸部有点疼痛。由于记者靠电池只有30厘米样子的距离,脸上被溅起的火星灼到了。
从记者拍下的照片看到,溅起的火花有10厘米高,虽然火焰只燃烧了1秒钟不到,但可以清楚看到,电池的金属插孔被烧得通红,螺钉的螺纹也被烧掉了一部分,可见瞬时温度有多高。林师傅说,48V的电压虽然电死人的几率不大,但产生的高温烧伤人是很正常的。“一些劣质电池没装保险丝,短路了也不会断电,会一直烧,直到电池被烧毁为止,如果人被烧到,那就惨了。”
昨天上午,南京中华路上专业销售电动车的万成车辆连锁店总经理杜汇拿了一个拆卸开的48V铅酸电池,告诉记者,电池插孔有三个呈三角形排列的“金属头”。上面的是正极,另两个是负极。电动车电池的插孔原理和家中使用的三相插座原理是一样的。人体接通了正负极,就会被电。
在杜汇的连锁店里,记者看到某款进口的电动车电池插孔外挂着一个橡皮套,可以正好盖住电池插孔裸露的金属部分。而在电池插孔的旁边,还贴着一张警示标语,上面写着“请不要触摸线头,也不要插入异物”。杜汇说,自己卖电动车14年了,目前国内电动车企业能做到像进口车这般细心的还不多。
记者随后在杜汇的连锁店以及周边数家电动车销售店逛了逛,共看了13个国产电动车品牌,没有一个牌子的电动车在电池插孔附近装有橡皮套。不过,有两个牌子的电动车采用的是嵌入式插孔,插孔金属部分被塑料包裹,无法触碰到金属部分。剩下的11个牌子,只要拔下电动车和电池的连接线,电池插孔的金属部分是直接暴露在外的。记者同时注意到,这13个国产电动车品牌中,居然有8个品牌的电动车在电池上找不到任何安全标示。
人们对电动车存在的危险隐患,仍缺乏重视。“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电池最低的是36V,最高达到48V,孩子很容易被电伤。家长应该清楚地意识到,电动车电池就是一个电源,放在家里一定要放在孩子碰不到的地方。”
“有些杂牌电动车厂,舍不得在安全标示上花一分钱!这个需要我们和有关部门加大监督力度,严肃查处!”徐亚南说,国家明文规定电动车生产企业要在电池上明确标注安全标语,但有很多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坚决不执行,直接导致民众对电池危险性警惕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防水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动车电池固定防水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友捷车具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友捷车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563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