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具改良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38947.4 | 申请日: | 2014-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7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戴振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5/04;F21V31/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具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LED灯具改良结构,尤指一可使聚光效果较佳,且可防止水进入LED灯具内部,又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以增进LED灯具整体的使用功效。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具有体积小、省电、效率高、不易破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照明灯具等相关领域,近年来,虽言发光二极管被积极研发应用于照明装置,但受限于传统发光二极管光度及光线具有方向性的问题,对于照明装置的应用设计仍存在许多问题,一般业者针对照明装置壳体的结构及反射性进行改良,但对于发光二极管灯具其整体的使用功效却有待提升,且存有诸多缺点。
按发光二极管的亮光具有指向性,且单一亮度尚嫌不足,因此必须搭配适当的照明装置本体设计,而若为提高亮度而增加发光二极管数量密集设置时,则不仅成本增加,长时间发光后,又会产生高热及热辐射聚集,进而影响发光二极管寿命或光度,因此,散热问题是急于解决的重要课题。
再者,此类发光二极管是于基板调制的物质,其工作一段时日,长时间过热,易造成发光二极管损坏而容易产生质变,影响其光源的品质,致使在于船舶、工厂内部或户外、昏暗处等使用时常有亮度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具改良结构,可使聚光效果较佳,且可防止水进入LED灯具内部。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LED灯具改良结构包含:一基座,基座之上设有发光二极管,基座连结于灯具本体;一发光二极管设于基座之上;一聚光镜,设于发光二极管的外侧;一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有固定孔,由固定螺丝锁固聚光镜于基座之上;一电源模块,电源模块提供电源予发光二极管。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基座与聚光镜间可设置一垫片,垫片呈环形结构,设有固定孔,靠置于基座之上。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基座连结的灯具本体周缘设有散热片。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固定装置的外侧面可加设一第二聚光镜,第二聚光镜可由一固定装置前盖与固定装置分别设置的内螺纹与外螺纹锁固定位。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电源模块可置于一设有容置空间的电源模块罩体之内,借以结合于灯具本体内。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LED灯具的后端亦可增加装设一灯具外罩体。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LED灯具的后端亦可增加装设一活动定位架。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基座,可呈相对内凹的结构设于灯具本体前端的灯具端面之上。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基座,可呈相对外凸的结构设于灯具本体前端的灯具端面之上。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基座其表层上可具有反光镜面处理。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反光镜面处理可为电镀银。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反光镜面处理可为白反射面处理者。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聚光镜可为菲涅耳透镜。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聚光镜可为非球面镜面的聚光镜。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二聚光镜可为菲涅耳透镜。
如上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其中,该第二聚光镜可为非球面镜面的聚光镜。
通过所述的LED灯具改良结构,可有效增进LED灯具的使用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1-基座
110-固定孔
12-散热片
13-电源模块罩体
130-容置空间
20-发光二极管
21-电源模块
31-菲涅耳透镜
32-第二菲涅耳透镜
41-固定装置
411-固定装置前盖
4111-内螺纹
4101-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89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