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增透型管中管灯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36790.1 | 申请日: | 2014-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6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阳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时建峰;高雪琴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增透型管中管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增透型管中管灯具 ,属于照明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节能灯因具有光效高、寿命长、显色好、绿色节能的特点而广受市场欢迎,通过研究,节能灯在38~45摄氏度时发光效果最好,而普通的照明管直接裸露于空气环境中,直接与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导致热量白白散失,远达不到最佳发光温度,现有的改进后的管中管灯具虽具有双层结构,利用外层增加玻璃管进行保温,然而仅仅依靠外层的保温是达不到最好的最适温度的发光效果,造成能源的损耗,尤其是在北方,由于冬季时温度较低,照明管周边环境温度远低于最佳发光温度,而节能灯的光线偏暗,发光效果不理想,为达到较高的光照强度,就必须改用功率较大的节能灯,就会造成能源不必要的损耗。
在传统节能灯电路中,整流器作为必要的温流元件,在节能灯电路启动过程中,起限制预热电流作用,防止预热电流过大而烧毁灯丝,又保证灯丝具有热电发射能力;同时在脉冲高电势和启辉器两个电极跳开的瞬间,灯管两端就建立了脉冲高电势,使灯管点燃。在节能灯电路启动电路后起稳定工作电流的作用,保持稳定放电,在其工作过程必然会伴随热损耗进行不必要的放热,造成能源浪费。
在传统的节能管中管灯具中,灯具的外罩管多采用一般透光性材料组成,由于不同材料的光学性能有差别,一般透光性材料透光性能不好,透光率较差,光损较大,将导致外罩管的材料换为透光性较好的材料,透光效果提升的同时又带来了成本的提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传统管中管灯具的结构,在管中管灯具中增设保温罩和加热装置,能对灯具内的温度进行有效调节,并将管中管灯具的整流器和保温罩进行一体化设计,有效利用整流器在稳流过程中散失的热量,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通过加热装置、一体化整流器的设置,提升灯管工作环境温度,使节能灯灯管始终处于最适发光温度范围,达到最高的发光效率,同时在外罩管的内侧设有一层增透涂层,在提升透光效果的同时,降低对灯管材料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复合增透型管中管灯具由灯管1、保温罩2、整流器3、温度感应控制装置4、反射膜12和外罩管5组成,保温罩2为可拆卸半弧形结构,保温罩2的内层表面涂有反射材料形成凹面镜,灯管1内置于保温罩2的内腔中,与保温罩2形成的凹镜焦点处相重合,整流器3和温度感应控制装置4内置于保温罩2的内腔中,紧贴于保温罩2的内壁上,温度感应控制装置4由集成温度传感器6、反相器10和加热板8组成的温度控制电路组成,整流器3和加热板8表面设有纳米反光片膜,灯管1和保温罩2同轴内置于外罩管5中,外罩管5为筒状的可拆卸结构,材质为透光性良好的玻璃管,外罩管5的内侧设有一层增透涂层,灯头7内侧的固定片9将灯管1和保温罩2进行固定,灯头7上卡套将外罩管紧固,灯头7的外侧设有插头11。
所述的保温罩2由PC透光性材料组成。
所述的外罩管的内壁上的增透涂层由氟化镁或氟化钙涂层构成。
所述的集成温度传感器6的型号为LM94022。
所述的外罩管的内壁上的增透涂层为多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传统管中管灯具的结构,在管中管灯具中增设保温罩和加热装置,能对灯具内的温度进行有效调节,并将管中管灯具的整流器和保温罩进行一体化设计,有效利用整流器在稳流过程中散失的热量,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通过加热装置、一体化整流器的设置,提升灯管工作环境温度,使节能灯灯管始终处于最适发光温度范围,达到最高的发光效率,同时在外罩管的内侧设有一层增透涂层,在提升透光效果的同时,降低对灯管材料的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节能灯发光辉度和温度的关系表;
图3为温度感应控制装置的控制加热电路;
图中:1-灯管、2-保温罩、3-整流器、4-温度感应控制装置、5-外罩管、6-集成温度传感器、7-灯头、8-加热板、9-固定片、10-反相器、11-插头、12-反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阳,未经李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6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