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耳机线打结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34189.9 | 申请日: | 2014-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7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谢鸿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鸿岩 |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耳机线 打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家电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耳机线打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耳机不使用时,无论怎样仔细地将耳机线缠起来,也常常会使耳机线打结。因此,当需要使用耳机时,便会浪费大量时间解开耳机线的结,同时会造成耳机折断线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耳机线容易打结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耳机线打结的装置,该装置不仅能避免耳机线打结,而且能方便地调节耳机线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防止耳机线打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转轴、卡线槽、耳机线槽、静止器卡槽、静止器开关、静止器,转轴位于下壳体内,静止器卡槽位于转轴的一端,卡线槽位于转轴的另一端,静止器位于下壳体内且与下壳体外部的静止器开关连接,耳机线槽在下壳体和/或上壳体上,转轴把手位于下壳体外。
其中上壳体和下壳体为卡扣连接或磁性连接。
其中转轴为弹簧转轴。
其中静止器卡槽为在转轴上的一周连续或间断的凹槽。
其中静止器带有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可方便地调节耳机长度并能防止耳机线打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为下壳体;图2所示为上壳体。
图中1.下壳体,2.上壳体,3.转轴,4.卡线槽,5.耳机线槽,6.静止器卡槽,7.静止器开关,8.静止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下壳体,图2所示为上壳体,其中上壳体2和下壳体1可打开或合并组合成一壳体,转轴3为设置在下壳体1上的可转动的轴,在转轴3的一端设置有与静止器8相配合的静止器卡槽6,静止器8位于下壳体1内且与下壳体1外部的静止器开关7固定连接,在下壳体1和/或上壳体2上设置有供耳机线放置的耳机线槽5,在转轴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用于卡住耳机线的卡线槽4,在下壳体1外设置有可转动转轴3的转轴把手(图中未示出)。
其中上壳体2和下壳体1可以通过磁铁装置、卡扣装置等便于组合、拆卸的装置组合在一起。
其中转轴3为弹簧转轴,其依靠弹簧的弹性力回复原位。
其中静止器8带有凸起,凸起可插入静止器卡槽7内防止转轴3转动。卡槽7为设置在转轴3一周的一个连续凹槽或相互间隔的多个凹槽。
防止耳机线打结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分开上壳体2和下壳体1,将耳机线套在卡线槽4 上,将耳机线缠绕在转轴3上,缠绕完毕后将耳机线置于耳机线槽5内,然后将上壳体2和下壳体1合并在一起组成壳体,需要使用耳机时,将耳机和插头向远离壳体的方向拉出,拉到所需长度时,拨动静止器开关7,静止器8随着静止器开关7运动并卡在静止器卡槽6上,使转轴3不可转动,耳机线伸出壳体的长度固定。耳机使用完毕后,拨动静止器开关7,使静止器8与静止器卡槽6分离,转轴3在弹簧力或转轴把手的作用下转动,带动耳机线转动,耳机和插头缩向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鸿岩,未经谢鸿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341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防噪声所致职业病的防护耳麦
- 下一篇:一种电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