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扭拉杆与副车架的连接结构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24168.9 | 申请日: | 2014-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8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曾肇豪;李世杰;李玉发;刘迎龙;樊帆;胡培龙;徐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杆 车架 连接 结构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扭拉杆与副车架的连接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通常包括所有的悬置、抗扭拉杆、阻尼元件及相关联的支架。抗扭拉杆布置于动力总成下方,如图1所示,现有抗扭拉杆包括小衬套1'、拉杆支架2'和大衬套3',大衬套3'和小衬套1'均包括内管11'、橡胶体12'和外管13',并且上述三者硫化固定在一起(如图2所示)。小衬套1'内管与变速箱或发动机相连,大衬套3'内管与副车架相连。抗扭拉杆通过两端的衬套减少动力总成的振动向副车架的传递,提高整车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音、振动和声振粗糙度)性能。同时,抗扭拉杆在发动机输出扭矩时,起到控制动力总成位移及转角的作用。
在现有的抗扭拉杆与副车架的连接结构中,请结合图3和图4所示,副车架的安装部在上、下两层板之间形成一个开口21',且上、下层板分别设有一个安装孔,装配时大衬套3'置于开口21'内,由于其内管11'为圆柱形,因此通过上、下层板上的安装孔,可将大衬套3'沿其轴向固定连接到副车架的安装部的上、下层板上,实现抗扭拉杆与副车架的连接。但是,这种连接结构存在的缺点在于:大衬套3'轴向上的安装点的动刚度较差,在发动机高转速下,会造成车内轰鸣声问题,整车NVH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扭拉杆与副车架的连接结构及汽车,确保连接结构在各个方向上均有良好的动刚度,避免在发动高转速下,因连接结构动刚度不足造成的车内轰鸣声问题,提高整车NVH性 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抗扭拉杆与副车架的连接结构,包括抗扭拉杆和副车架安装部;所述抗扭拉杆包括小衬套、拉杆支架和大衬套,所述大衬套和小衬套分别安装在所述拉杆支架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所述大衬套包括大衬套内管、大衬套橡胶体和大衬套外管;
其中,所述大衬套内管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孔,并沿所述第一安装孔轴向分别向两侧延伸出所述第一安装孔之外形成两个大衬套装配部,所述每一大衬套装配部均设有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孔轴线的大衬套安装孔;
所述副车架安装部包括:
上板,所述上板向下凹陷形成凹位,所述凹位两侧分别形成安装板;
下板,所述下板位于所述凹位的两侧且平行于所述安装板;以及
两个支撑内管,所述两个支撑内管分别位于所述凹位的两侧且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下板之间,所述安装板对应于所述支撑内管的位置设有安装板通孔;
所述抗扭拉杆与副车架的连接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大衬套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板通孔,并插入所述支撑内管以将所述大衬套固定至所述副车架安装部。
其中,所述紧固件为螺栓,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大衬套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板通孔,并插入所述支撑内管与所述支撑内管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大衬套内管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的部分为圆柱体,所述大衬套装配部为长方体或正方体。
其中,所述支撑内管焊接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并且所述支撑内管穿出所述下板一定长度。
其中,所述支撑内管的一端与所述上板抵靠,所述支撑内管的另一端穿出所述下板的长度大于等于5毫米。
其中,所述大衬套内管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的部分为圆柱体,所述大衬套装配部为长方体或正方体。
其中,所述支撑内管焊接在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并且所述支撑内管穿出所述下板一定长度。
其中,所述支撑内管的一端与所述上板抵靠,所述支撑内管的另一端穿出所述下板的长度大于等于5毫米。
其中,所述支撑内管与所述凹位的间距小于所述支撑内管的外径。
其中,所述支撑内管的壁厚大于等于4毫米。
其中,所述小衬套内管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孔,并沿所述第二安装孔轴向分别向两侧延伸出所述第二安装孔之外形成两个小衬套装配部,形成两个小衬套装配部,所述每一小衬套装配部形成有轴线垂直于第二安装孔轴线的小衬套安装孔。
其中,所述小衬套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大衬套安装孔的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抗扭拉杆与副车架的连接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241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换挡板组件及汽车换挡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及其后空气调节系统安装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