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齿条转向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05338.9 | 申请日: | 2014-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3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峰;邓璘;陈志军;韩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401331 重庆市沙坪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齿条 转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尤其是一种齿轮齿条转向器,属于汽车机械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的安全性能是减少交通事故的关键措施之一,而转向器是汽车维持驾驶员给定方向稳定行驶能力(即操纵稳定性)的基本保障,它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部件,其综合性能直接关系到驾乘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汽车转向器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它的规模和质量也成为了衡量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是将方向盘的动作转变为车轮(通常是前轮)的偏转动作,因此目前在行业中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将汽车转向系统分为了机械转向系和动力转向系。现在市场上的动力转向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液压式动力转向装置、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和电动液压式动力转向装置,这类型的产品主要具有重量轻、能耗小、安装方便等优点,也是目前汽车转向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小型轿车上应用得比较多。但是动力转向装置也明显存在着造价较高的问题,而且由于它们较多的采用电子控制方式,在复杂路段时转向系统控制车辆的反应会变慢,从而导致控制能力减弱,这也会对汽车的安全行驶造成影响。而另一种机械转向系统则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它能够使得汽车长时间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因此目前在大型货车以及长途客车上机械式的转向器仍然应用得比较广泛。目前较常用的机械式转向器有齿轮齿条式、蜗杆曲柄指销式、循环球齿条齿扇式、循环球曲柄指销式以及蜗杆滚轮式等。其中以齿轮齿条式和循环球式使用得最为广泛。现目前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大多采用中间段输出的结构形式,这种转向器的整体结构显得过于复杂,而且转向效率以及输出力矩都相对较小,这导致每次转向时都要用较大的力气来操作,在长途驾驶时很容易引起驾驶疲劳,影响驾驶安全,不仅如此,它还容易产生摆振现象,这会影响车辆行驶的稳定性,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一个小的偏离量就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齿轮齿条转向器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进一步还解决了其转向效率低以及输出力矩较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力矩传递性能较好的齿轮齿条转向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齿轮齿条转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设置的下转向器壳体和斜向设置的上转向器壳体,所述上转向器壳体卡接在下转向器壳体上;在所述上转向器壳体内安装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上端通过锁紧弹簧与上转向器壳体的顶部抵紧,在转向轴的中部套有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的外侧面与上转向器壳体的内壁抵紧,在所述深沟球轴承与锁紧弹簧之间设有压板,锁紧弹簧的下端通过压板与深沟球轴承抵紧;在转向轴的下部安装有转向齿轮,所述转向齿轮与设于下转向器壳体内的转向齿条的内侧啮合;所述的转向齿条沿下转向器壳体的长度方向布设,在所述下转向器壳体侧面设有一个向外侧突起的锁紧端头,在该锁紧端头的内腔与下转向器壳体内腔连通,所述转向齿条的外侧与设于锁紧端头内的挡板一端接触,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通过压紧弹簧与锁紧端头的内壁抵紧。
优化地,所述转向齿条的两端分别伸出下转向器壳体外,在转向齿条位于下转向器壳体外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套有防尘套,所述的两个防尘套之间通过防尘通气管连通。这里通过防尘套的作用可以清除转向器内堆积的灰尘,特别是长时间工作后的定时清理,能够避免齿条被卡住,有利于保障齿条的滑动平顺和扭矩的输出效率。
优化地,在所述转向轴的底部还安装有滚针轴承,所述滚针轴承的外侧与下转向器壳体的内壁卡紧,在滚针轴承的下方还安装有轴承盖。通过设置滚针轴承一方面可以起到加强转向轴稳定性的作用,避免转向轴晃动,另一方面还可以对转向轴起到支撑效果,安装时也更加方便。
优化地,在所述锁紧端头的外侧端面上还安装有一个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插入锁紧端头的内腔,所述的压紧弹簧套在锁紧螺钉上。这里的螺钉不仅可以起到固定支撑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压紧弹簧的中心轴使用。
优化地,在所述转向齿条的前端端部还设有一个连接叉,在该连接叉上设有一个连接孔。转向齿条通过连接叉可以与传动机构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筒单、轻巧: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两端输出的结构形式,因此齿轮箱设计得更较小,而且齿条本身具有传动杆系的作用,因此不需要再设置拉杆,同时还保障了转向器具有较好的机动性。
2、操作灵活:由于采用了齿轮和齿条直接啮合的形式,因此操纵灵敏性非常高。
3、转矩传递性能较好,由于滑动和转动阻力小,因此在操作时转向力非常轻,同时还解决了摆振的问题,稳定性得到了加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53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