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跨度盖梁承力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104396.X | 申请日: | 2014-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5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伟;许银强;马湘波;何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盖梁承力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梁用支撑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大跨度盖梁承力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盖梁会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中,它不仅增加桥梁美观,同时能极大改善桥梁下的地面空间,在地面空间限制的城市区域优势突出。针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盖梁的工程特点,一般采用常规支架(φ48*3.5mm钢管满堂支架)法施工,或采用托架(抱箍)法支模技术施工。
在独墩(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施工,若采用托架(抱箍)法支模技术施工,存在型钢制作投资大,工程量大,工具通用性差(仅一个项目用),技术难度高,安装空间狭窄,须大型设备配合施工等系列问题。采用常规支架(φ48*3.5mm钢管支架)法施工,支架安、拆技术成熟,快速安全,但基础特殊处理工作量较大,施工周期长,费时耗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搭设效率、稳定支撑受力点的大跨度盖梁承力支撑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跨度盖梁承力支撑装置,包括有均布设置在硬化地面上的承力垫板一、设置在承力垫板一上的贝雷片层、在所述贝雷片层上搭设的纵横交错并通过扣件连接的支撑架主体、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主体上的用于支撑模具的模具支撑层,所述的模具支撑层包括均布设置在下部的横向垫板、均布设置在横向垫板上的纵向垫板和均布设置在纵向垫板上的模具支撑柱。
所述的支撑架主体底部的支撑点上设有横跨贝雷片层的承力垫板二。
所述的承力垫板一、承力垫板二、横向垫板和纵向垫板均可采用槽钢、H型钢或工字钢。
所述的支撑架主体上设置有斜拉的剪力撑,剪力撑与支撑架主体通过扣件连接。
所述的模具支撑柱为千斤顶或液压缸等高度可调支柱。
所述的支撑架主体侧边通过扣件铰接搭设有辅助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受力均衡、承载力强,前期对于地面预处理要求低,对于地形和地质的要求低,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为硬化地面、2为承力垫板一、3为贝雷片层、4为支撑架主体、5为横向垫板、6为纵向垫板、7为模具支撑柱、8为承力支撑板二、9为剪力撑、10为辅助梯、11为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大跨度盖梁承力支撑装置,包括有均布设置在硬化地面1上的承力垫板一2、设置在承力垫板一2上的贝雷片层3、在所述贝雷片层3上搭设的纵横交错并通过扣件连接的支撑架主体4、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主体4上的用于支撑模具11的模具支撑层,所述的模具支撑层包括均布设置在下部的横向垫板5、均布设置在横向垫板5上的纵向垫板6和均布设置在纵向垫板6上的模具支撑柱7,在所述的支撑架主体4底部的支撑点上设有横跨贝雷片层3的承力垫板二8,所述的承力垫板一2、承力垫板二8、横向垫板5和纵向垫板6均可采用槽钢、H型钢或工字钢。
所述的支撑架主体4上设置有斜拉的剪力撑9,剪力撑9与支撑架主体4通过扣件连接,所述的模具支撑柱7为千斤顶或液压缸等高度可调支柱,所述的支撑架主体4侧边通过扣件铰接搭设有辅助梯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104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水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倾斜式铸轧机前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