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煮机流水线水煮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88710.X | 申请日: | 2014-0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485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祝华园;祝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金翔食品机械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01 | 分类号: | A23L1/01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05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煮 流水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煮机流水线水煮槽。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中有时候需要进行熟食加工,因此需要大型水煮设备,然而大型水煮设备中为了防止不同时间放入的食物作为区分利用隔板将水煮槽分割为各个区域再人为计算时间或依据食物浮起的情况移入下一工序,这种方式效率低且人力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水煮设备采用人为进行控制不同时间段加入食物的起捞工作,效率低且人力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水煮机流水线水煮槽,包括一水煮池,所述水煮池底部设有蒸汽加热管,所述水煮池内沿物品水煮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推动食物前行的拨轮,所述相邻的拨轮之间设有搅轮。
进一步的,所述拨轮包括转筒和均布与转筒周部的拨片,所述拨片呈弧状,拨片上设有筛孔。
进一步的,所述拨轮中心至拨片端部的距离大于水煮池高度的1/3。
进一步的,所述搅轮包括转轴及沿转轴圆周均布的搅片,所述搅片呈拐状。
进一步的,所述水煮池上方具有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内设有抽风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水煮机前侧设有卸料提升机构,所述卸料提升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物料输送平台,所述平台表面间隔设置有承料板,卸料提升机构的前侧设有置料斗。
进一步的,所述水煮机底部设有滤网和排水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交替设计的拨轮和搅轮,实现了分段煮食的功能,有利地区分开各个阶段不同食物的煮熟程度,并交替推进大大提高了煮食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拨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水煮机流水线水煮槽,包括一水煮池10,所述水煮池底部设有蒸汽加热管110,所述水煮池内沿物品水煮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推动食物前行的拨轮20,所述相邻的拨轮之间设有搅轮30。
拨轮20中心至拨片端部的距离大于水煮池高度的1/3。拨轮20其中之一的作用是将水煮槽进行划分形成各个区域,煮熟后的物品会浮起,拨轮20包括转筒210和均布与转筒周部的拨片220,所述拨片220呈弧状,拨片上设有筛孔221。
所述搅轮30包括转轴及沿转轴圆周均布的搅片,所述搅片呈拐状。搅轮30作用是将两个拨轮20之间区域内同一时段的食物进行上下翻搅以保证食物受热均匀,加速成熟。
水煮池10上方具有集气罩120,所述集气罩内设有抽风装置。工作时开启,使上升的水蒸气抽离,避免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亦可实现对蒸汽的再次利用。
所述水煮机前侧设有卸料提升机构40,所述卸料提升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物料输送平台,所述平台表面间隔设置有承料板410,卸料提升机构的前侧设有置料斗50。
工作时,拨轮20与拨轮20之间形成一个工作段,拨轮20与拨轮20之间设有一搅轮30,以鱼丸加工为例,若流水线分割为5个工作段,鱼丸完成加热煮熟需要时间10分装,则各个工作段停留两分钟,每隔两分钟拨轮20转动一次将鱼丸输送至下一工序,而搅轮30一致持续转动,当10分钟完成后,鱼丸正好完成煮食工序,有提升机构输送至置料斗50内。
所述水煮机10底部设有滤网和排水口,用于排水并将遗漏的食物格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金翔食品机械设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金翔食品机械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87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