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双出水口龙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81613.8 | 申请日: | 2014-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0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卓泰五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1/22 | 分类号: | F16K11/22;F16K27/00;F16K27/06;D06F3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洗衣机 出水口 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浴产品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双出水口龙头。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洗衣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现有家庭中通常会将龙头设置于水槽上,使用洗衣机时通过进水软管与水槽龙头连接,此时水槽龙头被占用影响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多种双出水口的龙头,如申请号为:201210500853.2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双出水口快速接口水龙头,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443613U公开的双出水口水龙头,上述双出水口的龙头均是通过设置两根出水管并在每根出水管上设置一套龙头本体,由于龙头上设有两根出水管,导致两个水嘴同时开启时水压小、出水不均匀,而且占用空间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压稳定、出水流畅的用于洗衣机的双出水口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第一龙头本体和第二龙头本体,所述第一龙头本体与第二龙头本体连接于进水管上、且第一龙头本体开启时第二龙头本体才与进水管连通,该第一龙头本体包括壳体、阀芯组件和出水管,出水管外周面形成有用于与洗衣机软管连接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的,进水管为一直管,第一龙头本体与第二龙头本体前、后布置与进水管上,且第一龙头本体靠近进水管的进水口一端。
进一步的,第一龙头本体的壳体、出水管和进水管一体成型,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第二龙头本体包括壳体、阀芯组件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内设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的,第二龙头本体包括壳体、出水管和进水管一体成型,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洗衣机的双出水口龙头,在不使用洗衣机时通过第一龙头本体单独供水能有效保证水压稳定、出水流畅,在需要使用洗衣机时将洗衣机软管与第一龙头本体连接,此时第二龙头本体与进水管连通向水槽供水,该种双出水口龙头结构紧凑、造型美观、生产成本低;另外第一龙头本体出水管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因此与洗衣机软管连接时无需在另外加装转接装置,使用简单、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洗衣机的双出水口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洗衣机的双出水口龙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双出水口龙头,包括进水管1、第一龙头本体2和第二龙头本体3。
进水管1为一金属材料制成的直管,其一端开有进水口11;第一龙头本体2包括壳体21、阀芯组件22和出水管23,出水管23外周面形成有用于与洗衣机软管连接的环形凹槽231,壳体21和出水管23与进水管1一体成型;第二龙头本体3包括壳体31、阀芯组件32和出水管33,所述出水管33内设有过滤装置331,壳体31和出水管33与进水管1一体成型。
第一龙头本体2与第二龙头本体3前、后布置与进水管1上,第一龙头本体1靠近进水管的进水口11一端,且当第一龙头本体2的阀芯组件开启时,第二龙头本体3的壳体1内与进水管1连通。
参照图1、图2所示,上述用于洗衣机的双出水口龙头,在不使用洗衣机时通过第一龙头本体2单独供水能有效保证水压稳定、出水流畅,在需要使用洗衣机时将洗衣机软管与第一龙头本体2连接,此时第二龙头本体3与进水管1连通向水槽供水,该种双出水口龙头结构紧凑、造型美观、生产成本低;另外第一龙头本体2出水管33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231,因此与洗衣机软管连接时无需在另外加装转接装置,使用简单、拆卸方便。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卓泰五金有限公司,未经南安卓泰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816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