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快速降压的高压调理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79651.X | 申请日: | 2014-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7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 发明(设计)人: | 乐晓辉;朱光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92 | 分类号: | A47J27/09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快速 降压 高压 调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特别是一种实现快速降压的高压调理器。
背景技术
高压调理器烹饪工作结束后,因为锅内有高压,为了确保用户的安全,所以设计成有压力的情况下不能打开锅盖的结构,用户要开盖的话,必须拔压力阀,或者等锅体缓慢的自然冷却,等锅内压力释放后才能开盖取出调理的食物,这样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前者有食物从泄压口喷出的风险,后者等待的时间会很久,不便于用户及时取出食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实现快速降压的高压调理器,便于用户安全快速地打开锅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现快速降压的高压调理器,包括锅盖和锅体,所述锅体中设有内锅、加热盘、水箱和水泵,水箱具有水箱进水口和水箱出水口,所述加热盘内部设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具有通道进水口和通道出水口,所述通道进水口与水箱出水口连接,通道出水口与水箱进水口连接,水箱与冷却通道组成水流回路并由水泵驱动冷却水在水流回路中循环流动。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冷却通道由嵌置于加热盘中的一条水管形成,所述水管的两端伸出加热盘并且一端作为通道进水口与水箱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作为通道出水口与水箱进水口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冷却通道由设在加热盘内部的通孔形成,通孔具有两个孔口分布在加热盘的底面和/或侧面,其中一个孔口作为通道进水口并接有进水管与水箱出水口连接,另一个孔口作为通道出水口并接有出水管与水箱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盘中设有加热管,所述冷却通道平行加热管的设置路线设置。
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盘设于内锅的底部,冷却通道与加热管位于同一高度位置上。
再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管设置为开口环结构,所述冷却通道设置在加热管的内侧或者外侧或者从内侧延伸至外侧。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水泵设于水箱中或者连接在水箱与冷却通道之间。
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锅体中具有控制板,所述水泵与控制板电连接。可以通过控制板实现水泵的自动工作。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水箱设于锅体的侧部,所述水箱进水口设于水箱的底部,水箱出水口设于水箱的底部。冷却水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循环,对水泵的负载较小,有利于较小功率的水泵也能驱动冷却水快速循环。
更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水箱顶部设有注水口。便于补充冷却水,注水口保持常闭,需要补充冷却水时再打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在高压调理器烹饪工作结束后,通过水泵控制水箱中的冷却水流动至冷却通道中,与加热盘进行热交换后流回水箱,从而带走加热盘的热量,同时与加热盘充分接触的内锅的热量也被迅速带走,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对内锅降温降压,使得用户可以及时地打开锅盖,取出调理的食物,安全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种加热管与冷却通道在加热盘内部的设置路线示意图;
图3为第二种加热管与冷却通道在加热盘内部的设置路线示意图;
图4为第三种加热管与冷却通道在加热盘内部的设置路线示意图;
图5为第四种加热管与冷却通道在加热盘内部的设置路线示意图;
图6为第五种加热管与冷却通道在加热盘内部的设置路线示意图;
图7为第六种加热管与冷却通道在加热盘内部的设置路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一种实现快速降压的高压调理器,包括锅盖1和锅体2,锅体2中设有内锅3、加热盘4、水箱5和水泵6,水箱5具有水箱进水口51和水箱出水口52,水箱5设于锅体2的侧部,水箱进水口51设于水箱的底部,水箱出水口52设于水箱5的底部。水箱5顶部设有注水口53。加热盘4内部设有冷却通道7,冷却通道7具有通道进水口71和通道出水口72,通道进水口71与水箱出水口52连接,通道出水口72与水箱进水口51连接,水箱5与冷却通道7组成水流回路并由水泵6驱动冷却水在水流回路中循环流动,水泵6设于水箱5中。水泵6也可以连接在水箱5与冷却通道7之间,并且是连接在水箱出水口52与通道进水口71之间为佳。锅体2中具有控制板21,水泵6与控制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未经松下家电研究开发(杭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96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