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卷球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77782.4 | 申请日: | 2014-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7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荣;曹晓华;朱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新益源纺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23/02 | 分类号: | B65H23/02;B65H18/10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永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0 | 代理人: | 达晓玲 |
| 地址: | 214422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卷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卷球机。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绕球机都是斜绕式的,在主轴转动的同时旁轴进行斜向绕卷的动作,这种机器主要适用于绕制纱线和一些截面是圆形的线类产品,但是绕制布条等扁平产品的过程中会使布条产生捻度,在后续生产中造成了非常多的不便,在加工之前都需要工人手动将其放卷消除捻度,然后将无捻度的布条进行加工,增加了工人的操作过程,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绕卷布条时会产生捻度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自动卷球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卷绕装置,所述工作台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电机、卷绕轴、卷绕板和固定支架,所述电机设置在工作台的下表面,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支架和卷绕轴之间通过轴承座连接,所述卷绕板对称设置在卷绕轴的两端位置,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支架,所述导向支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和第三导向杆,所述导向支架上设置有分支板,所述分支板一端设置有第四导向杆,所述电机与卷绕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控制器。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装置与工作台的夹角为90°~180°。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第三导向杆和第四导向杆结构相同,包括固定杆和导向筒,所述固定杆两端设置有螺纹,导向筒之间通过螺母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有效的消除布条的捻度,使后续的生产中不需要再放卷和消除捻度等操作,自动能够实现去除布条捻度的作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卷绕装置;2.1、电机;2.2、卷绕轴;2.3、卷绕板;2.4、固定支架;2.5、轴承座;2.6、控制器;3、导向装置;3.1、导向支架;3.2、第一导向杆;3.3、第二导向杆;3.4、第三导向杆;3.5、第四导向杆;3.21、固定杆;3.22、导向筒;3.6、分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自动卷球机,包括工作台1,所述工作台1上设置有卷绕装置2,所述工作台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装置3,所述卷绕装置2包括电机2.1、卷绕轴2.2、卷绕板2.3和固定支架2.4,所述电机2.1设置在工作台1的下表面,所述固定支架2.4设置在工作台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支架2.4和卷绕轴2.2之间通过轴承座2.5连接,所述卷绕板2.3对称设置在卷绕轴2.2的两端位置,并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装置3包括导向支架3.1,如图3所示,所述导向支架3.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杆3.2、第二导向杆3.3和第三导向杆3.4,所述导向支架3.1上设置有分支板3.6,所述分支板3.6一端设置有第四导向杆3.5,所述电机2.1与卷绕轴2.2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固定支架2.4上设置有控制器2.6。所述导向装置3与工作台1的夹角为90°~180°。所述第一导向杆3.2、第二导向杆3.3、第三导向杆3.4和第四导向杆3.5结构相同,包括固定杆3.21和导向筒3.22,所述固定杆3.21两端设置有螺纹,导向筒3.22之间通过螺母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新益源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新益源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777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