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纺布内循环热轧辊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68877.X | 申请日: | 2014-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5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朱克峰;周成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三羊无纺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4H17/12 | 分类号: | D04H1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43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千***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纺布 循环 轧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纺布制造技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纺布内循环热轧辊。
背景技术
无纺布生产过程中,加固是使纤网具有一定强力而形成无纺布结构的一个重要工序。加固作用可以通过机械、化学或者热等方法达到,其中热加固主要通过纤维与纤维在热的作用下发生熔融而粘合在一起。
热辊加热式一般利用蒸气、导热油、电热管及电感应等方式加热钢辊,钢辊一般为上下两个轧辊,其中上辊有刻花,称为热轧花辊,下辊为光滑面,称为光辊。两辊均带有加热系统。当纤网进入两轧辊间,与上下辊接触而受热传导作用升温,同时纤网中的空气也迅速受热,帮助热量的扩散,此时纤网中热熔纤维部分高分子聚合物产生了粘流态,同时轧辊的巨大的线压力使纤维产生变形热进一步升温,促进了部分高分子材料的流动,因而使纤网中纤维之间产生了热粘合作用,当经过轧辊后,纤网迅速降温(空气降温或冷水辊降温),因而纤网获得了热粘合加固。
加热线圈作为电磁加热设备的主要部件,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加热效果,现有电磁加热辊使用的电磁加热线圈多是空心缠绕线圈,有少数中间加有铁芯。在小直径的热辊基本可满足加热装置对于电感的要求,热轧辊的直径一般比较大,这时采用简单的空心加热线圈结构不能起到良好的加热效果。
无纺布热轧辊一般为大型辊,幅宽在米级范围,热轧辊直径一般在米级以上,普通热轧机轧辊多采用电加热方法或者导热油加热法,所述电加热轧辊,由于电加热对轧辊筒体的热传递均匀性较差,难以产生均匀的辊筒表面温度分布;所述导热油加热方法,是将导热油加热系统与输送系统设置在外部,通过轴流方式将导热油输送进热轧辊内进行循环加热,使得该方法操作不方便、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纺布内循环热轧辊,充分利用电磁加热和导热油加热的优点,采用热轧辊内部电磁加热和导热油加热结合方法,将导热油系统置于热轧辊内,并设置电磁绕组加热导热油,内置磁力双向泵在热轧辊内部进行导热油的内循环,因此解决了电加热和普通外置式导热油加热的缺点和不足,制造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温度控制精确无纺布热轧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纺布内循环热轧辊,包括IO组线、轧辊轴组件、下双螺旋进管、花纹辊层、辊筒本体、下双螺旋层、双螺旋回流管、磁力双向泵、电磁绕组、热油置换口、上双螺旋进管、上双螺旋层、泵浆叶、导热油仓、温度传感器和导热油输出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纺布内循环热轧辊由辊筒本体、轧辊轴组件、内加热循环系统和外层花纹辊层构成,所述内循环热轧辊为热轧花辊和光辊,均设置有内加热循环系统结构,所述热轧花辊和光辊内层为双向上双螺旋层和下双螺旋层,是导热油与辊筒表面的热交换层;所述热轧花辊和光辊上下设置,固定于无纺布生产线上,对无纺布进行加热粘合加固。
所述辊筒本体主轴中心设置有磁力双向泵,所述磁力双向泵沿主轴二侧方向设置有导热油输出管,所述导热油输出管靠近磁力双向泵泵浆叶处设置有电磁绕组,所述电磁绕组嵌套于氧磁铁内部,用于对导热油输出管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所述电磁绕组外对称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时实监测导热油输出管道中导热油的温度信号。
辊筒本体主轴一端设置为电源和控制信号输入与输出的IO组线端,辊筒本体的另一端设置为整体内循环系统维修或导热油置换端口;所述内循环加热系统由外置的控制监测部分进行控制,对内循环系统中导热油的温度进行时实控制。
所述导热油在磁力双向泵驱动下,经过磁力双向泵泵浆叶驱动送入导热油输出管,在电磁绕组高频电场作用下,被加热升温,经过温度传感器监测,将温度信号送至外控制监测部分,反馈回调电磁绕组的频率强度,进而调节导热油的温度,经过导热油输出管后,经过双螺旋进管进入到辊筒本体表面的双螺旋层,所述双螺旋层为对称结构,进入双螺旋层后,导热油与辊筒本体表面发生热交换,将热量传递到辊筒本体表面,进而将热量传递到花纹层。经过热交换之后的导热油,经过回流管进入磁力双向泵的导热油仓,进行内循环流动。
所述内循环装置与辊筒本体焊接固定,所述双螺旋进管与双螺旋回流管均采用耐高温耐压橡胶管道连接,所述辊筒本体表面双螺旋层对称设置有二组,从辊筒本体端部为双螺旋层进口,辊筒本体中间设置为双螺旋层出口,所述双螺旋进口与双螺旋进管相连接,所述双螺旋出口与双螺旋回流管相连接,所述双螺旋进管与磁力双向泵导热油输出管相连通,所述双螺旋回流管与导热油仓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三羊无纺布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三羊无纺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68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光路X射线无损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脑横机的针织物牵拉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