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油电两用蒸汽发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51365.2 | 申请日: | 2014-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6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春峰;吴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诺贝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2B33/00 | 分类号: | F22B33/00;F22B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两用 蒸汽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油电两用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蒸汽发生器是指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蒸汽的机械设备,传统的全自动蒸汽发生器只利用其中一种能源,而且需要外接电源为控制系统提供能源以控制完成蒸汽发生器工作,例如,利用柴油加热的蒸汽发生器的外接电源断电后,控制系统无法工作,导致蒸汽发生器无法工作;利用电源加热的蒸汽发生器的外接电源断电后,蒸汽发生器当然就无法工作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油电两用蒸汽发生器,其利用两种能源工作,且利用燃油工作时不受外接电源的影响。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油电两用蒸汽发生器,包括外壳、电源输入端和分别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内胆、电加热器、水箱、水泵、控制管理系统,所述电源输入端连接控制管理系统,所述控制管理系统分别连接水泵和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连接内胆,所述水泵分别连接内胆和水箱。本蒸汽发生器还包括设置于外壳内部的燃烧机、油箱和蓄电池,所述燃烧机分别连接控制管理系统和油箱,所述蓄电池连接控制管理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壳包裹形成立体空间,所述水箱设置于立体空间的后部,所述内胆与外壳等高,且设置于立体空间的前部右端,所述油箱设置于立体空间的前部左上端,所述控制管理系统设置于立体空间的前部右上端,所述电加热器、水泵、控制管理系统、燃烧机、蓄电池设置于油箱的下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发热管和喷火头,所述内胆设有夹层和中空腔,所述夹层与水泵相连,所述发热管均匀设置于中空腔的上部,所述发热管与电加热器相连,所述喷火头设置于中空腔的下部,所述喷火头与燃烧机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控制管理系统包括防止内胆干烧的干烧系统。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壳表面依次设置温控仪、压力表和电加热开关,所述外壳内设置压力控制器,所述温控仪分别与控制管理系统和内胆连接,所述压力控制器分别与压力表和控制管理系统连接,所述电加热开关与控制管理系统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壳底部设置四个带有刹车功能的脚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胆的上端设置排气口、安全阀和蒸汽出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胆为金属材质,且与接地线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蓄电池包括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的变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可以燃油,可以外接电源加热,也可以 同时进行,使用方便灵活。
2.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若没有外接电源接入时,蓄电池的直流电源启动控制管理系统,控制燃烧机、水泵等工作,达到燃油工作的目的,不受外接条件影响,可用于停车场、野外科研等无电源且需要蒸汽场所。
3.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中的压力表和安全阀等分别与内胆、控制管理系统相连,用于测量并控制内胆内的气体压力,使用更安全。
4.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的内胆与接地线相连,无论是外接电源加热还是燃油使用时,都能保证工作人员及场地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发生器的组成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内胆1,电加热器2,水箱3,水泵4,控制管理系统5,燃烧机6,油箱7,蓄电池8,电源输入端9,发热管10,外壳11,排气口12,安全阀13,蒸汽出口14,温控仪15,压力表16,电加热开关17,脚轮18,喷火头19,压力控制器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全自动油电两用蒸汽发生器,包括外壳11、电源输入端9和设置于外壳11内部的内胆1、电加热器2、水箱3、水泵4、控制管理系统5、燃烧机6、油箱7、蓄电池8、发热管10、喷火头19。所述外壳11包裹形成立体空间,所述水箱3设置于立体空间的后部,所述油箱7设置于立体空间的前部左上端,所述控制管理系统5设置于立体空间的前部右上端。所述内胆1与外壳11 等高且设置于立体空间的前部右端,所述内胆1设有夹层和中空腔,所述发热管10均匀设置于中空腔的上部,所述喷火头19设置于中空腔的下部。所述电加热器2、水泵4、控制管理系统5、燃烧机6、蓄电池8设置于油箱7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诺贝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诺贝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513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