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表面具有微透镜阵列的筒灯用塑料光学反射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27037.9 | 申请日: | 2014-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7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鸣;高小龙;郑秀婷;刘颖;许红;赵中里;刘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1V13/04 | 分类号: | F21V13/04;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具有 透镜 阵列 筒灯 塑料 光学 反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射罩,特别是涉及一种表面具有微透镜阵列的筒灯用塑料光学反射罩。
背景技术
筒灯反射罩是筒灯的“眼睛”,它主要是控制筒灯的反射光线及筒灯灯具效率,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照射效果。目前市场上筒灯反射罩一般采用国产铝材和进口纯铝来制造,外形上大体分为内光滑球面形,内麻面圆锥形和带有反射凸凹的曲面形,传统的光学反射罩的反光效率差,眩光严重,使得流明利用效率较低,照度不够,暗区死角经常发生,而且当金属生锈或者粘到灰尘时反射效率降低非常多,需要增加安装的数量来达到一定的照明效果,从而增加了成本,浪费了能源。
漫反射材料的主要特点是在完成光反射的同时,能够同步“消眩光”,而漫反射率则是评价“消眩光”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LED光源凭借其长寿命、高效率、响应速度快、低维护和低功耗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的照明灯具。然后由于LED光源具有高定向性、高眩光性等缺点,因此需要进行二次配光,目前广泛采用的漫反射配光材料,主要包括表面磨砂型和微发泡型漫反射材料。磨砂型漫反射材料漫反射效果良好,易于制造,但由于其表面微结构的非规整性,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数量的光学死角,陷入死角的光线会发生光学能量耗散,一部分光能转变为热能,降低了漫反射效率;微发泡型漫反射材料漫反射效果好,漫反射效率高,但制造难度大,生产成本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表面具有微透镜阵列的筒灯用塑料光学反射罩,其不存在光学死角,提高光能利用率,实现提高出光效率和出光均匀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表面具有微透镜阵列的筒灯用塑料光学反射罩,所述表面具有微透镜阵列的筒灯用塑料光学反射罩包括配灯口和配光罩,配灯口固定在配光罩的底端,配光罩内设有由多个微透镜构成的微透镜阵列结构;
所述微透镜为半球形结构、棱镜结构、金字塔结构、矩形透镜结构、棱锥结构、半圆柱结构、半椭圆球结构或者抛物曲面结构;
多个微透镜以三角形排列、正六边形排列、矩形排列、放射状排列、圆形排列或椭圆形排列方式之一或者由其中两种以上的排列方式组合排列构成所述微透镜阵列结构。
所述配光罩的形状为曲面形状,曲面形状为圆锥曲面、流线型曲面、抛物线曲面、半球形曲面或椭圆曲面的任意一种。
所述配灯口的形状为圆柱形,配灯口与配光罩同轴。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不存在光学死角,微透镜阵列结构提高反射面的漫反射率,从而增加反射面光线柔和、均匀;在外形与结构上,提高了配灯口的高度,减小了配光罩的曲率半径,使光源端部在配灯口外面,配光罩的底部,这样的设计避免了光源端部的光线在配灯口里面死循环,同时曲率的减小也使得光线可以减少在配光罩里面的循环,提高光线的出射率。光线经过该配光罩的配光,可以在保证照度和亮度的前提下,增加照射面积、大范围减少眩光、提高光线柔和、均匀。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照度和亮度的提高可以减少安装的灯具数量或者减小灯具的功率,既节约能源,减少成本也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表面具有微透镜阵列的筒灯用塑料光学反射罩一较佳实施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表面具有微透镜阵列的筒灯用塑料光学反射罩包括配灯口1和配光罩2,配灯口1固定在配光罩2的底端,配光罩2内设有微透镜阵列结构3。面具有微透镜阵列的筒灯用塑料光学反射罩内可以掺杂光反射粒子5和紫外吸收剂4,光反射粒子和紫外吸收剂掺杂量占反射罩重量百分数分别为5%和0.5%。微透镜阵列结构为半球结构6,半球结构6呈矩形排列,球半径为0.1mm,球心间距为0.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70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式图像检测装置
- 下一篇:新型撬装式防爆加油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