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地线反违章锁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26935.2 | 申请日: | 2014-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74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伯韬;陈殿军;梁长胜;王强;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0 | 分类号: | H01R43/0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地线 违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设地线及拆除接地线的安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接地线反违章锁。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关于装设和拆除接地线的规定是:装设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体端,拆除接地线的顺序与装设顺序相反。其原因是,在保证接地端最先装设和最后拆除的情况下,假如装拆过程中突然线路有电流,能够迅速将电流接地,保证安全。但是,在进行该工作时,并没有外力来监管流程的正确性,而是靠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自觉性和安全意识,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因为疏忽大意或主观故意,造成误操作,严重威胁安全生产,容易造成人身伤害。
为了克服现在装设和拆除接地线工作流程无外力监管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个锁孔可以相互闭锁的锁具,实现只有在接地线接地端装设完毕后,才能对导体端进行解锁装设;同时也只有在导体端三相全部拆除归位后,才能对接地端进行解锁拆除,这样就避免了违章操作,确保了安全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地线反违章锁。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接地线反违章锁,其组成包括:纵向支架,所述的纵向支架与固定螺杆连接,所述的纵向支架与接地桩连接,所述的接地桩与接地端锁环通过固定螺杆连接,所述的接地端锁环通过固定螺母固定,所述的纵向支架上安装有锁套,所述的纵向支架与横向支架安连接,所述的纵向支架与导轨连接。
所述的接地线反违章锁,所述的横向支架安与A相导体端周向锁臂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横向支架安与B相导体端周向锁臂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横向支架安与C相导体端周向锁臂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横向支架安与接地端周向锁臂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的横向支架安与导体端纵向锁板连接,所述的横向支架安与接地端纵向锁板连接,所述的横向支架安与挡板连接。
所述的接地线反违章锁,所述的锁套内装有横向锁销,所述的横向锁销与锁柱连接,所述的接地端锁环与接地线导线连接。
所述的接地线反违章锁,所述的导轨安装有,A相导体端锁环,所述的导轨安装有B相导体端锁环,所述的导轨安装有C相导体端锁环。所述的A相导体端锁环与A地线连接线连接,所述的B相导体端锁环与B地线连接线连接,所述的C相导体端锁环与C地线连接线连接,所述的A地线连接线通过A相接地线挂钩与接地线导线连接,B地线连接线通过B相接地线挂钩与接地线导线连接, C地线连接线通过C相接地线挂钩与接地线导线连接,所述的接地线导线与接地端锁环连接。
有益效果:
1.在装设和拆除接地线时,只有在接地线接地端装设完毕后,才能对导体端进行解锁装设;同时也只有在导体端三相全部拆除归位后,才能对接地端进行解锁拆除,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锁套1、锁销2、锁柱3、导体端纵向锁板4、接地端纵向锁板5、弹簧6、挡板7、A相导体端周向锁臂8、B相导体端周向锁臂9、C相导体端周向锁臂10、接地端周向锁臂11、固定螺杆12、导轨13、横向支架安14、纵向支架15、接地桩16、固定螺母18、接地端锁环19、接地线导线26。
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
附图3是附图1的右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线的结构示意图。A地线连接线17、A相导体端锁环20、B相导体端锁环21、C相导体端锁环22、A相接地线挂钩23、B相接地线挂钩24、C相接地线挂钩25。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装设接地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附图5的B—B左剖视图。
附图7是附图5的C—C右剖视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拆除接地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附图8的D—D左剖视图。
附图10是附图8的E—E右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269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