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晶体管成型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420019708.7 | 申请日: | 2014-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7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闵思余;曹志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大亚湾光弘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1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 地址: | 51608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管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体管生产治具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晶体管成型治具。
背景技术
晶体管泛指一切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的单一元件,包括各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可控硅等。晶体管有时多指晶体三极管。
在电子行业,插件工序中各种电子元器件需预加工成型的占很大比例,晶体管在使用的时候同样需要预先加工成特定的形状。如图3所示的是晶体三极管,图中其三个管脚按照实际的要求需加工成一定的长度和形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常由工人使用尖嘴钳等工具手工剪断并弯折管脚来完成这个步骤,这样手工加工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很难保证产品形状尺寸一致。所以需要一种高效的、规范的晶体管预成型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体管成型治具,应用该技术方案可以代替人工操作,提高晶体管管脚成型的效率,减小了员工劳动强度和工时,还可统一加工品质,提高晶体管成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完整技术方案是:
一种晶体管成型治具,包括底座,依次设于底座上的上模、下模及推动装置;所述上模一端设有缺口,缺口位设晶体管管脚定位孔,所述下模包括一台阶状工作部及设于该工作部上连接部,所述推动装置包括与下模的连接部相配合的推动部及用于驱动推动部工作的驱动部;所述下模的工作部宽度与上模缺口宽度相适应,工作时,下面受推动装置推动进入上模缺口在缺口位挤压晶体管管脚完成弯曲操作,同时工作部的下台阶面沿上模底面滑行,切断未弯折的管脚。
优选的,所述缺口位至少设一组晶体管管脚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上模为带缺口的板状,其通过固定块安装于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下模通过导向块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导向块上表面设有供下模滑行的导槽。
优选的,所述下模的下台阶前端设有切刃。
具体的,所述推动装置为汽缸或电机。
具体的,所述推动装置的推动部设有卡槽,对应的下模的连接部设有凸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所述治具结构简洁,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治具加工代替人工操作,提高晶体管管脚成型的效率,减小了员工劳动强度和工时,还可统一加工品质,提高晶体管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剖视图;
图3为加工成型的晶体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公开了一种晶体管成型治具,包括底座1及依次设于底座1上的上模2、下模3及推动装置4。上模2放于固定块5上,螺钉穿过上模2、固定块5将二者安装在底座1上,下模3放于导向块6上,螺钉穿过下模3、导向块6将二者安装于底座1上,推动装置4直接通过螺钉安装于底座1上。导向块6上表面设有导槽61,下模3设于该导槽61内,受推动装置4推动在导槽62内滑行。
其中,上模1为板状,其一端设有缺口,缺口位设晶体管管脚定位孔21,下模3包括一台阶状工作部31及连接部32,下模3的连接部32设有凸棱320,推动装置4的推动部42设有卡槽420,凸棱320与卡槽420相配合,将下模3与推动装置4连接在一起,下模3可随推动装置4推拉动作而向前或向后运动。工作部31宽度与上模2缺口宽度相适应。工作时,将晶体管A插入上模的缺口的定位孔21中,下模3受推动装置4推动进入上模2缺口在缺口位挤压晶体管A的管脚完成弯曲操作,同时工作部的下台阶面43沿上模2底面滑行,切断未弯折的管脚。为了方便切断,在下模3的下台阶面上设置切刃44,切刃44的位置与上模晶体管管脚定位孔21中不需弯折而需直接切断的管脚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大亚湾光弘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大亚湾光弘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019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面或地面空鼓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饼干机





